随着“十一”长假临近,银行理财市场迎来一波营销热潮。多家银行理财公司纷纷推出“节前理财攻略”,引导投资者在假期前将资金配置到理财产品中,以实现假期资金持续增值。记者注意到,现金管理类和短期固收类产品成为此次营销的重点,部分产品甚至将销售时间延长至深夜,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据了解,工银理财、交银理财、平安理财等机构均推出了假期可享收益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低风险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另一类是中低风险的固收类产品。以工银理财为例,其“添利宝”系列产品在9月29日交易时间内购入,即可在假期期间获得收益,七日年化收益率在1.5%至1.6%之间。民生理财也推出了两款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分别为2.5%和1.3%。
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部分银行理财公司延长了产品销售时间。招银理财将9月29日的营业时间延长至24小时,投资者在当天15:30至23:59期间购入指定现金理财产品,即可享受假期收益。民生理财的“天天增利”夜市款产品,最晚购入时间从17:00延长至24:00,方便上班族在下班后进行投资。平安理财也将两款产品的最晚购入时间延长至9月29日24:00前。
除了延长销售时间,部分机构还推出了可在9月30日购入的产品。工银理财的多款开放式产品,在9月30日交易时间内购入,同样可以享受假期收益。交通银行推出的多款固收类理财产品,最晚在9月30日16:00前成功买入,国庆假期即可计算收益。这些安排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灵活的选择。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节假日是银行理财的传统营销节点,今年恰逢银行存款“搬家”现象加剧,大量资金从定期存款转向理财、基金等领域。这一趋势为银行理财公司提供了抢占市场的良机。数据显示,近期部分稳健短期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受到投资者青睐,成为存款的主要替代品。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机构还推出了7天或30天持有期的国庆专享产品,但这些产品的收益确认日为10月9日。专家认为,这类产品主要针对节后有进一步投资需求的投资者,有助于机构锁定节后资金。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提醒,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能力进行资产配置,避免盲目追涨杀跌。在当前收益率普遍下降的背景下,应合理调整收益预期,平衡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三者关系。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银行理财公司正在通过创新产品设计和延长服务时间等方式提升吸引力。业内人士预计,未来理财市场将更加注重投资者体验,推出更多符合不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仍是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