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近日,位于资阳的页岩气田两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突破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单日产气量达140.7万立方米,创下国内页岩气测试产量新高。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超深层页岩气开发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据技术团队介绍,当前投产的3口井单井日均产气量稳定在15万立方米以上。该井组产层属于距今5.4亿年的寒武系地层,较此前主力开发的志留系页岩层系更为古老,是全球范围内实现规模化勘探的最古老页岩层系。这种新类型页岩气的开发,为资源接替开辟了新路径。
在勘探技术方面,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天然裂缝+人工裂缝"耦合开发模式,成功解锁近5000米深度的页岩气藏。继2024年资阳2井在寒武系取得勘探突破后,西南石油局在同平台部署的试验井组连续获得高产气流,其中资页2-501HF与502HF两口井均实现商业开发标准。
中国石化首席工程技术大师郭彤楼指出,寒武系页岩气的高产证实了该层系具备规模化增储上产潜力。这项突破不仅拓展了页岩气开发的地理范围,更将开发深度向下延伸,为后续新领域、新层系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范本。
回顾我国页岩气商业化进程,2012年涪陵页岩气田的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国家。截至目前,该气田累计探明储量达10188.8亿立方米,累计产量突破760亿立方米。2018年威荣深层页岩气田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2024年8月永川、红星两个千亿方级气田相继证实,持续巩固着我国页岩气开发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