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城民企跨境订单遇波折 枣庄多方协作化解“诚信疑云”促合作

   时间:2025-09-17 21:19:11 来源:海报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一起因跨境沟通不畅引发的贸易纠纷,在山东枣庄市市中区贸促会与中国墨西哥商会的协同调解下,最终以双方达成深化合作协议画上句号。这场涉及墨西哥可可粉包装设备的技术争议,不仅考验了民营企业的国际商事应对能力,更成为基层贸促组织服务"小城出海"的典型案例。

调解现场

事件源于枣庄市复粮包装机械有限公司今年初承接的一笔特殊订单。这家位于税郭镇的装备制造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与墨西哥某食品企业达成合作,对方订购的包装设备本用于普通粉料加工。但在内部测试阶段,复粮公司技术人员发现,可可粉生产特有的高油脂、易残留特性,对设备密封性和清洁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自费采购了进口可可粉进行三个月实测,发现原型号设备在包装精度和残留控制上存在缺陷。"公司技术总监孙强展示着测试数据,"为保障客户生产质量,我们主动提出技术升级方案,包括改进密封结构和清残系统。"然而这个充满善意的建议,在通过机器翻译传达时却变了味。墨西哥客户将技术优化解读为"擅自变更合同条款",甚至质疑中方"借机抬价",随即要求终止合作并退还定金。

面对客户质疑,复粮公司陷入两难:若接受退款,前期投入的12万元测试成本将打水漂;若坚持履约,又恐失去国际市场信誉。此时,墨西哥企业通过中国墨西哥商会发起跨境调解,案件迅速转至枣庄市贸促会。

贸促会会长陈照带领专业团队介入后,发现争议核心在于"信息差":双方通过邮件和翻译软件沟通的37次技术交流中,关键细节如"自愿升级""自担成本"等表述均被算法简化处理。更关键的是,中方未及时向客户通报实测进展,导致对方误判项目停滞。

设备演示

在梳理完200余页往来资料后,调解团队依据《对外贸易法》和国际商事惯例,提出"分步调解"方案:首先通过视频会议澄清技术争议,再安排墨西哥商会代表实地考察。8月18日,中国墨西哥商会执行副会长维克多·卡德纳走进复粮公司生产车间,亲眼见证了升级后设备的密封测试——在模拟可可粉生产环境中,设备残留量较原型机降低62%,包装精度达到±0.3%的国际先进水平。

这场持续五小时的现场沟通彻底扭转了局面。墨西哥企业代表在体验设备操作后,当场签署补充协议:不仅接受技术升级方案,还追加订购两台定制设备。作为诚意表示,复粮公司主动将质保期从行业标准12个月延长至15个月,并承诺提供终身技术咨询。

"这次调解让我们认识到,跨境贸易不仅是产品交易,更是信任构建。"陈照在调解结束后指出,"基层贸促组织既要当好法律'翻译官',也要成为文化'沟通桥'。"据统计,今年以来市中区贸促会已处理类似跨境纠纷17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超800万元。

参与调解的墨西哥商会代表维克多·卡德纳评价:"这种兼顾法律严谨性与商业灵活性的解决方案,为拉美与中国企业合作树立了典范。"目前,双方正探讨在墨西哥建立联合售后服务中心,将此次争议转化为深化合作的契机。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