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速冻食品上市企业相继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行业整体呈现分化态势,超过半数企业面临营收与净利润同步下滑的困境,部分企业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终端消费需求疲软、价格竞争加剧导致“以价换量”成为主流策略,但仍有少数企业通过差异化布局实现逆势增长。
在业绩表现优异的阵营中,12家企业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其中,百洋股份以38.34%的营收增幅领跑,牧原股份紧随其后,营收增长34.46%。净利润方面,牧原股份以1169.77%的增幅位居榜首,圣农发展、春雪食品分别以791.93%和428.10%的增速位列二、三名。立高食品、福成股份等企业也通过产品创新或渠道优化取得两位数增长。
相比之下,12家企业陷入营收与利润双降的困境。国联水产成为下滑最显著的企业,营收下降18.36%,净利润亏损扩大至5.4亿元,同比降幅达3180.50%。惠发食品、益客食品等企业同样面临较大压力,净利润降幅均超过200%。行业分析师指出,价格战与成本攀升是导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预制菜领域成为上半年行业亮点。千味央厨冷冻调理菜肴类产品收入同比激增67.31%,其通过定制化服务核心客户、拓展团餐与宴席渠道实现双轮驱动。烘焙甜品类产品亦保持11.02%的稳健增长。三全食品则在冷藏及短保领域发力,相关产品收入达4404万元,同比增长44.49%。公司通过推出季节限定产品、健康化新品及情绪消费类单品,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
渠道变革对行业影响显著。传统商超客流下滑,电商与社区团购等新兴业态加速崛起,促使企业调整销售策略。三全食品零售及创新市场收入同比下降7.45%,经销商数量减少740家,公司称此举为“渠道质量优化”。惠发食品也出现经销商缩减及主力渠道收入下降的情况。与此同时,成本压力持续加剧,三全食品毛利率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至22.7%,主要受促销力度加大及产品结构调整影响。
尽管短期承压,中国速冻食品市场仍具备增长潜力。2024年行业规模达2212亿元,位居全球第二。其中,速冻调制食品(565亿元)处于成长期,速冻菜肴制品(868亿元)尚处起步阶段,伴随消费升级与行业标准完善,未来增长空间广阔。全球市场同样呈现扩张态势,2024年规模达4177亿美元,预计2024-202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6.0%。
业内人士认为,行业整合将加速推进,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餐饮连锁化率提升与新兴渠道拓展将成为关键增长点。企业需通过产品创新、渠道优化及成本控制提升竞争力,以应对市场波动与消费需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