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乡镇作坊到全球冠军:李正坤与山东宇影的菲涅尔透镜逐梦之旅

   时间:2025-09-17 01:34:14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山东德州临邑县,一座占地160亩的现代化工厂内,近700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上专注作业。这里每年向全球输送超过1.6亿片菲涅尔透镜,产品广泛应用于人体红外感应、LED照明、光学成像及太阳能聚光等高端领域。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菲涅尔透镜供应商,山东宇影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的崛起之路,堪称中国民营经济转型的典范。

这家企业的历史可追溯至1970年。最初作为度量衡生产单位成立后,五年间历经四次转型:从电镀社到无线电配件厂,再到食品加工厂,最终在1976年锁定光学领域,开始生产电视屏放大镜用的菲涅尔透镜。然而受限于技术水平和市场规模,企业长期在生存线上挣扎。1989年被白酒厂兼并后,更名为临邑洛北光学仪器厂,但技术瓶颈和资金短缺始终制约着发展。

转折点出现在1992年。当时还是运输司机的李正坤,得知企业濒临倒闭后,毅然变卖多年积蓄并借债10余万元接手。面对全国仅有两家企业能生产菲涅尔透镜、且关键技术被国外垄断的局面,这位仅有小学学历的创业者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他带着自制零件图纸跑遍全国,在沈阳驻扎一个月与机械专家反复推敲,最终用"蚂蚁搬家"的方式,从常州、北京、郑州等地采购零部件,组装出第一台高精度车床。

"那时候每天工作16个小时,连吃饭都在车间。"李正坤回忆道。2000年成功研制出国产高精度车床,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更使模具成本降低70%。这台凝聚着无数心血的设备,至今仍陈列在企业展厅,见证着中国光学制造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如今的山东宇影已建成十大生产车间,形成从自主设计到批量生产的完整产业链。企业每年投入销售额的8%用于研发,拥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技术中心,累计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在产品展厅里,汽车HUD抬头显示系统、智能交通信号灯透镜等创新产品琳琅满目,其中新一代交通信号灯透镜使雾天可视距离提升一倍,已应用于北京长安街、上海南京路等标志性路段。

"我们每周都会推出新产品,现有型号已达数千种。"李正坤指着展柜中的微型透镜组介绍,这些直径不足3毫米的精密元件,正通过5G基站和自动驾驶系统改变着现代生活。企业研发的某些产品生命周期超过50年,在医疗影像、航空航天等领域持续发挥价值。

对于企业发展秘诀,李正坤强调:"既要懂光学原理,更要懂市场规律。"他透露,企业通过建立需求预测模型,提前三年布局研发方向。面对智能时代的机遇,山东宇影正将研发重心转向服务机器人、全息投影等前沿领域,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智能产品占比提升至6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