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铝市场掀起新一轮涨势,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铝价攀升至近三年高位,引发市场对供应紧张的广泛关注。分析指出,多重因素叠加导致铝价持续上行,其中美国对进口铝加征关税的政策效应尤为显著。
自今年4月美国对进口铝产品加征关税以来,全球铝市场供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作为国际基准的LME铝价累计上涨近18%,而美国本土铝材交付溢价(中西部溢价)受50%进口税影响,年内涨幅达177%,目前维持在每磅70美分的高位,创下十余年来新高。券商Marex金属策略团队指出,中西部溢价飙升主要源于关税政策导致的贸易流向重构,而非实际需求增长。欧洲市场溢价同步走高,则与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及供应链调整密切相关。
库存数据印证了市场紧张态势。LME在欧洲和北美的铝库存已接近历史最低水平,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自4月初以来减少约50%。美国银行预测,当前全球铝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将在2026年转为供应短缺,届时铝价可能从目前的2700美元/吨上方升至3000美元/吨。法巴银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大卫·威尔森警告称,这是近二十年来市场首次面临"未来供应从何而来"的严峻问题。
全球铝产能扩张遭遇多重阻碍。中国自2017年起实施年产4500万吨的产能上限政策,欧洲则因能源价格暴涨导致多家冶炼厂停产。印尼、印度等国的新增产能投产进度远低于预期。更值得关注的是,LME仓库网络中约90%的可用铝被单一市场参与者持有,而全球存储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一半,这种集中度加剧了市场对供应安全的担忧。
贸易流向调整成为市场新特征。受关税政策影响,加拿大作为美国最大精炼铝供应国,已开始将出口转向其他市场。不过,政策漏洞导致废铝进口激增——由于废铝不在加税范围,全球铝废料正大量涌入美国熔炼企业。价格报告机构Fastmarkets分析师亚塞明·埃斯梅恩指出,随着夏季需求淡季结束,美国本土铝溢价可能因库存紧张进一步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