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正式发布,数据显示,入围企业营收总额达110.15万亿元,资产总额突破460.8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46%,净利润率提升至4.27%。这份榜单不仅展现了中国大企业的综合实力,更折射出中国经济结构优化与创新驱动的显著成效。
榜单显示,入围门槛连续23年攀升,今年达到479.6亿元,较上年提高逾87亿元。营收超千亿元的企业数量增至267家,净利润总额达4.71万亿元,同比增长4.39%。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大企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创新驱动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能。榜单中,企业平均研发强度提升至1.95%,创历史新高,其中携程集团、华为、中兴通讯等9家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0%。有效专利总数达224.37万件,较上年增长超一成,发明专利连续6年保持增长,达到103.96万件。从“嫦娥”探月、“天和”空间站到CR450动车组、“爱达·魔都号”邮轮,一系列大国重器的突破,彰显了中国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硬实力。
产业结构优化是榜单的另一大亮点。先进制造业入围企业增至32家,较“十三五”末期增加9家,涵盖新能源设备、动力储能电池、通信设备、半导体等领域。同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的战略性新兴业务收入和利润占比均超过40%。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煤炭采掘、房地产业入围企业数量持续减少,显示出传统产业加速转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
民营企业在榜单中的表现尤为亮眼。今年,民营企业入围数量达249家,与国有企业(251家)几乎持平,形成“平分秋色”的格局。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格局更加稳固。
大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同样值得关注。作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500强企业通过技术溢出、资源整合和标准制定,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引领力量。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朱宏任指出,当前中国大企业已进入“稳增长、转方式、提质量”的关键阶段,需持续努力,向世界一流企业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