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赛力斯赴港上市聆讯通过 港股挂牌在即 盈利与挑战并存引关注

   时间:2025-10-15 00:29:04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赛力斯赴港上市进程迎来关键节点。10月13日晚间,港交所官网披露其已通过上市聆讯,这意味着这家A股上市的新能源车企距离构建“A+H”双融资平台仅一步之遥。作为2016年登陆上交所的企业,赛力斯此次赴港旨在为全球化战略及智能电动竞争筹集更多资金,同时应对行业格局变化带来的挑战。

从弹簧厂到智能电动先锋,赛力斯的转型轨迹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的变迁。1986年创立的凤凰弹簧厂,历经三次产业跃迁:2003年与东风汽车合资进军整车制造,2016年以“小康股份”身份登陆A股,2022年更名为赛力斯并全面聚焦新能源。2025年3月启动H股发行后,公司仅用7个月便完成从递交申请到通过聆讯的全流程,4月28日提交招股书,9月25日获得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效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财务数据显示,赛力斯正经历“营收调整期”与“利润爆发期”的双重考验。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4.02亿元,同比下降4.1%,但净利润达29.41亿元,同比激增81.03%。这种“增利不增收”的矛盾源于产品周期波动:问界M8上市前消费者持币观望导致一季度销量下滑,4月新车上市后二季度销量环比暴增115.5%。值得注意的是,赛力斯在经历2020-2023年累计亏损98.6亿元后,于2024年实现59.46亿元净利润,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资本市场对赛力斯的未来预期呈现明显分化。近六个月22家机构发布的研报显示,其2025年净利润预测均值达100.77亿元,同比增长69.47%,目标价区间150-193.13元。但实现这一目标面临严峻挑战:上半年仅完成全年预测值的29.2%,意味着下半年需实现2.4倍的净利润增长。这种压力在产品端已有体现,问界品牌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60.3%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0.3%,销售集中度风险持续累积。

华为合作模式既是赛力斯崛起的引擎,也是潜在风险的源头。2019年双方启动智选模式合作后,问界品牌快速崛起,M7、M9、M8分别成为30万、50万、40万元价格段的销量冠军,累计交付突破80万辆。但深度绑定带来的依赖症日益显现:华为智选生态已扩展至“五界”品牌,与长安、广汽等车企的智驾合作,正在稀释对问界的资源倾斜。2025年国庆期间,问界虽占鸿蒙智行4.85万辆大定订单的62.6%,但9月纯电车型销量排名已出现下滑。

面对生态竞争压力,赛力斯启动“自主权巩固计划”。2024年以25亿元回购问界商标,115亿元入股华为旗下引望公司,2025年9月完成10%股权对价支付。这些举措被视为构建技术护城河的关键步骤。与此同时,公司加速拓展第二增长曲线,10月9日宣布与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达成具身智能合作,聚焦汽车产业数智化升级,计划通过联合研发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闭环。

在产品矩阵方面,赛力斯正通过密集推新强化市场地位。问界M8上市24小时获3万辆大定,全新M7同期订单突破4万辆,M9L长轴版计划明年一季度推出。海外市场拓展同步加速,目前已进入62个国家和地区,中东、欧洲市场启动预售并建设首批销售网点。根据招股书规划,H股募资的20%将用于海外渠道建设、充电网络布局及品牌推广,这与其“高端智能电动”定位形成战略协同。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