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全球电力市场:需求增长强劲,可再生能源崛起带来多重机遇

   时间:2025-10-15 00:43:5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以及新技术与新产业推动下的电气化进程加速,全球电力需求正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力消费量达到29,471太瓦时,较2000年的15,277太瓦时实现翻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9%。预计2024至2025年间,受经济增长、高温天气以及电动汽车和热泵等电力驱动技术普及的影响,全球电力消费量将实现4%的增长,远超3.2%的GDP增长率预期。

从区域电力消费格局来看,全球电力需求呈现明显分化。中国、美国和印度作为全球电力消费的三大巨头,2023年亚洲地区电力需求占全球总量的52%,其中中国占比最高,达到32%,是亚洲电力需求的62%,同时也是美国的2倍多。美国电力需求位居全球第二,占全球总量的14.5%。在电力消费增长趋势上,发达经济体如美国和欧洲,电力消费增速呈现正负交替波动,总体增长乏力;而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印度及东南亚国家,电力需求增长强劲,成为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在电力供应端,由于电力供应具有显著的公共服务属性,且电网系统与国家安全紧密相关,全球电力供应主要呈现本土化发展特征。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地位日益凸显。2023年,全球电源总装机容量达到8,856吉瓦,发电量29,734太瓦时,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首次超过30%,这主要得益于太阳能和风力发电量的快速增长。

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资源禀赋,积极推进电力低碳转型。欧洲因煤炭和天然气资源有限,但风光资源丰富,选择了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美国则凭借丰富的气源,选择了天然气替代煤炭的路径;中国则依托多元化的自然地理特征,布局了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多种可再生能源。2023年,中国、印度、美国和欧洲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分别为31%、20%、22%和46%,较2019年均有所提升。

展望未来,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将加速推进,电力将成为主要的能源载体,全球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中的占比也将不断提升。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的数据,在1.5°C情景下,电力占终端消费的比重将从2020年的22%增长到2050年的51%,电力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则将从28%大幅扩至91%。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跨越式发展,为新能源企业带来了赛道机遇、区域机遇和产业链机遇。截至2023年底,全球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377吉瓦,其中太阳能、水力、风能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到2050年,太阳能和风能装机容量将实现大幅增长,分别达到8519吉瓦至14000吉瓦和超过6000吉瓦。

从区域机遇来看,全球电力生产供应区域集中度较高,电力消费大国是新能源增量的主体。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装机容量的领跑者,截至2023年底,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559吉瓦,全球占比达35.6%,在太阳能、水力、风能、生物能等多个领域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日本、加拿大、西班牙、巴西等国家也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一定份额,未来本土市场和国际市场均具有巨大潜力。

在产业链机遇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制造规模的扩大,新能源发电成本已显著下降。根据IRENA数据,2010至2023年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的发电成本分别下降了90%、63%和70%,与燃料发电成本相比,已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未来,随着能效提升和新能源技术的改进,新能源发电成本将继续下降,带动上游原料和组件、中游装备、下游运维等产业链环节的发展。同时,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发电对电力产业的灵活性与韧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电网端的投资也将同步加大,包括在整个产业链上的智能化、灵活性和弹性投入。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