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罗永浩发声西贝风波暂歇,预制菜争议:知情权成消费者关注焦点!

   时间:2025-09-14 15:31:01 来源:极目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预制菜话题持续引发公众热议,餐饮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知情权争议成为焦点。罗永浩在社交平台连续发声,呼吁加快预制菜国家法规出台,明确商家信息披露义务。他明确表示:“不反对预制菜本身,但消费者有权知道用餐时是否使用了预制产品。”

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近期品牌因预制菜争议陷入经营困境。据其描述,9月10日至12日期间,全国门店日营业额累计下降超400万元,其中12日单日损失预计达200万至300万元。他强调,西贝使用的预制产品均符合国家标准,“在工厂完成整道菜制作,经加热即可食用”,但认为行业存在概念混淆问题:“所有餐饮都涉及预制工艺,区别在于工艺复杂度和原料状态。”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布评论文章指出,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抵触情绪源于三大症结:部分小规模餐饮企业卫生条件堪忧,导致预制菜被贴上“劣质”标签;行业标准模糊导致消费端认知混乱;更关键的是商家隐瞒使用预制菜却按现做价格收费,侵害消费者知情权。文章援引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发布的通知强调,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必须明示,保障消费者选择权。

天津农学院食品专家解释,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产物,其预加工方式在餐饮业历史悠久,如腌制、卤制等传统工艺。现代包装技术发展使其成为重要产业分支。从事餐饮行业多年的卢星透露,大型连锁品牌使用预制菜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商场对明火和生肉处理的限制,以及预制菜在凉菜、腌制菜等品类中能显著提升出餐效率和风味稳定性。

营养学专家谭桂军表示,新鲜食材营养保留更完整,但合规生产的预制菜同样能满足人体营养需求。关键在于生产、运输、保存全链条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目前争议的核心在于信息透明度,当商家以现做现炒为卖点却使用预制产品时,消费者权益便受到损害。

市场监管总局通知明确要求推广预制菜使用明示制度,这一举措获得业内认可。多位受访者指出,理性消费者并非排斥预制菜,而是反对商业欺诈。随着法规完善和行业标准统一,预制菜有望从争议焦点转变为提升餐饮效率的可靠工具。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