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表现持续强劲,多只个股及指数屡创新高。当地时间9月9日,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收于8230.86点,涨幅达1.5%,创下近半年以来的收盘纪录。其中,阿里巴巴美国存托凭证(ADR)表现尤为亮眼,当日收涨4.18%,年内累计涨幅已接近75%,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随着全球市场情绪回暖,国际金融机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显著提升。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已攀升至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该行研究团队发现,近期与其交流的投资者中,超过九成明确表示希望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比例,这一比例自2021年初以来首次出现。
支撑这一趋势的因素多元。首先,中国在类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及药物研发等前沿领域的技术优势,使其成为全球投资者战略性配置的重要选项。其次,政策层面持续释放稳定经济、呵护资本市场的积极信号,叠加流动性环境的改善,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全球资产配置多元化的需求,也推动资金流向中国市场。
从投资方向看,美国投资者的兴趣已从传统的互联网和ADR板块,逐步扩展至港股和在岸A股市场。人工智能、半导体、机器人及新型消费等领域成为重点布局方向。部分量化基金和宏观基金更倾向于通过A股ETF和股指期货参与市场,以提高投资效率。不过,从交易偏好来看,ADR仍是美国投资者的首选,港股次之,A股位列第三。
另一国际投行花旗也在最新报告中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乐观预期。该行预计,到2025年底,恒生指数有望达到26800点,2026年上半年末升至27500点,年底进一步上看28800点。花旗分析称,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H股市场将比A股更直接受益,因此在配置上更倾向于H股。
对于中长期发展,花旗特别提到,“十五五”规划(2026年至2030年)将围绕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民生、绿色发展及改革开放五大主题展开。对应的重点行业包括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半导体、旅游、医疗、保险及可再生能源,这些领域有望成为未来投资的核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