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百合近日公布的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业绩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3.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3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15亿元,同比增幅达117.82%;扣除非常规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0亿元,同比增长96.41%。从产品线来看,床垫、沙发、电动床及配套卧具等核心产品均实现收入增长;地域分布方面,北美、欧洲、国内及其他海外市场收入同步提升。
在国内市场,上半年内销主营业务收入达7.53亿元,同比增长11.74%。其中自主品牌内销收入5.50亿元,同比增长4.00%。分渠道观察,线上线下收入均保持增长,线下渠道增幅达15.98%。但酒店渠道表现欠佳,收入同比下滑18.01%至0.92亿元,成为内销业务中唯一负增长的板块。将时间轴拉长至三年,酒店业务营收增幅自2023年起持续走低,与公司整体营收稳定在9%左右的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梦百合自2012年启动的"0压房"项目,通过与超过1万家酒店合作,累计打造150万间特色客房。该模式包含两种运营路径:一是以"0压房"为载体的体验式消费场景,二是面向酒店集团的B2B集采业务。但随着头部酒店集团运营数据波动,以及市场竞争者效仿同类模式,原有酒店销售渠道的业绩贡献逐渐减弱。
为突破发展瓶颈,公司于2024年宣布与董事长倪张根共同出资设立酒店管理公司,计划打造集住宿、体验与销售于一体的"0压酒店"。根据规划,未来将开设2000家此类门店。2025年3月24日,全球首家全智能床客房酒店——梦百合0压酒店在上海虹桥商圈正式开业。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该酒店9月房价区间为619元至1626元,与周边同档次酒店相比具备一定溢价能力。在1300余条用户评价中,231条提及"床品舒适",但也有差评指出存在异味、设施不全、噪音及清洁问题。酒店全部119间客房均配备梦百合自主研发的0压智能床、非温感记忆绵枕及床垫。
有行业分析师指出,梦百合跨界酒店业的本质仍是产品展示平台,每家门店实质充当着体验式销售终端。但酒店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运营服务,这与家居企业擅长的制造营销领域存在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半年报中未披露该酒店的实际经营数据。
当前梦百合旗下酒店规模尚未形成市场渗透效应,模式可复制性与品牌标准化体系仍有待验证。就在半年报发布前夕,8月25日公司公告副总裁崔慧明因个人原因辞去所有职务,管理层变动为战略转型增添不确定性。这家以记忆绵产品起家的企业,能否通过"产品+运营"的双轮驱动实现突破,市场正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