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北大哲学系开学:程乐松谈“为己之学”,助你探寻内心平和与方向

   时间:2025-09-10 00:01:3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开学典礼上,系主任程乐松教授以一场充满哲思的致辞,为新生们开启了一场关于自我认知与生命价值的探索之旅。阳光透过梧桐叶隙洒在礼堂前的草坪上,数百名新生围坐成圈,程教授的声音如春风化雨,在青春的面庞间激起思想的涟漪。

“哲学不是书本上的定理,而是生命本身的觉醒。”程乐松开篇即点破主题。他指出,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年轻人常被社交媒体上的“完美人设”裹挟,陷入无休止的自我比较与价值焦虑。教授以古希腊德尔斐神庙“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为引,强调哲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的批判性思维,是敢于对任何‘标准答案’说‘不’,包括对自我设限的否定。”

针对当代青年普遍面临的“理想与欲望”困境,程乐松用一组对比引发深思:有人为追求世俗定义的“成功”而透支健康,有人因迎合他人期待而放弃热爱的事业。他以苏格拉底“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为镜,建议学生们用“三问法”厘清选择——这究竟是我的渴望,还是他人的期待?十年后它是否仍让我心动?如果失败,我是否能承受?通过这样的自我对话,许多新生发现,所谓“稳定工作”或“高薪职业”的吸引力,远不及内心真正热爱的领域。

为打破“知识灌输”的传统模式,程乐松提出“哲学实践三步法”:每日15分钟无干扰自我反思、每周参与一次跨学科辩论、每月完成一项与专业无关的创造性活动。他分享了自己在敦煌考察时的心得:“当我在莫高窟的壁画前静坐三小时,突然理解了什么叫‘与万物对话’——哲学不是高居庙堂的学问,而是渗透在生活细节中的智慧。”

面对新生对“哲学就业前景”的隐忧,程乐松以幽默化解:“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说,真正的哲学家从不担心失业,因为他们培养的是‘思考的能力’,而这是任何时代都稀缺的财富。”他列举了系里校友的多元发展路径:有人成为政策研究者,有人投身公益组织,还有人通过哲学训练开发出创新教育产品。“哲学的价值不在于给你答案,而在于教会你如何提问。”

在互动环节,一位新生提问:“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该如何坚持?”程乐松引用庄子“井蛙不可语海”的典故回应:“真正的理想从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对自我与世界的深刻认知之上。就像柏拉图洞穴寓言中的觉醒者,首先要承认自己曾身处阴影,才能走向光明。”

致辞尾声,程乐松将话题引向更普世的维度:“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哲学是每个人的‘精神避难所’。它不承诺幸福,但能赋予你面对困境的勇气;不提供捷径,但能教会你辨别方向。”他鼓励新生将哲学视为“终身伴侣”:“从今天起,让每一次选择都成为自我认知的契机,让每一份困惑都转化为成长的养分。”

典礼结束后,新生们仍围坐在草坪上讨论。来自湖南的李同学感慨:“以前觉得哲学很遥远,现在才明白,它其实是教我们如何‘好好活着’的学问。”而程乐松教授的致辞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评论:“在这个内卷的时代,我们太需要这样的‘清醒剂’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