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一所中学的班级里,一场关于文明用语的课堂讨论引发关注。班主任以严肃态度制止学生使用不当称呼,通过生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观。
事情源于个别学生将身体有特殊情况的同学称为"唐人"。班主任发现后立即召开主题班会,明确指出这种称呼既不尊重他人,也违背基本道德准则。"人有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成为当天教育的核心。
据班级同学回忆,班主任没有简单说教,而是通过真实案例讲解语言暴力的危害。当被问及"如果被这样称呼的是自己或家人会作何感想"时,不少学生露出惭愧神色。这种换位思考的教育方式取得了显著效果。
经过这次教育,学生们不仅认识到错误,更主动修改了日常用语习惯。班主任透露,现在班级里再也听不到这种不当称呼,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温暖互助的场景。这种转变印证了教育工作者常说的:好的教育往往始于细微处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