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十四五”收官在即,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何以“逆风飞扬”?

   时间:2025-09-07 00:25:32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全球贸易格局中,中国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不仅是货物贸易领域的领跑者,也是服务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同时稳居全球对外投资与利用外资的核心阵营。面对近年来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挑战,中国依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十四五”规划实施期间,中国货物贸易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连续突破5万亿、6万亿美元大关,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4%,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与此同时,对外投资存量突破3万亿美元,连续8年跻身全球前三,占全球比重提升至7.2%。这些成就的取得,既源于中国对开放战略的坚定践行,也离不开系统集成、创新驱动与区域合作的协同发力。

系统集成是支撑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通过制度创新与产业链协同,中国构建了“买全球、卖全球”的双向开放格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作为数字枢纽,实现了与全球市场的无缝对接;公铁海空“多式联运”监管模式则打通了物流堵点,推动“一次申报”“一单贯通”成为现实。在此背景下,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为传统贸易注入新动能。

创新赋能则是中国产品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从“义乌造”小商品的智能化转型,到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的持续提升,中国正通过科技与创意的深度融合,重塑全球产业链。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9.2%;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较2020年增长38%,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增幅近四成。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制造向“智造”的跨越式升级。

区域合作则为贸易增长开辟了新空间。“十四五”期间,中国积极推动自贸协定升级与多边机制建设,RCEP生效、《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启动,一系列举措深化了与全球南方国家的经济联系。消博会、进博会等平台成为中外经贸合作的桥梁,“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额从2021年的2.7万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3.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7%,占中国整体贸易比重超半数。

从制度突破到创新引领,从区域协同到全球布局,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澎湃的动力,将外部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在“十四五”收官之际,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仅未减,反而以更高水平的制度设计、更活跃的创新生态、更包容的合作模式,持续拓宽全球贸易的边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