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黄金市场持续走高,给国内黄金加工行业带来显著影响。记者在深圳龙岗区一家黄金生产企业走访时发现,尽管金价攀升曾让企业面临压力,但随着传统消费旺季"金九银十"的到来,行业正迎来转机。
下午三点,该企业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为一批紧急订单赶工。企业负责人透露,这批黄金饰品需在48小时内完成交付,为此车间已连续三天实行两班倒作业。这种紧张的生产节奏,与上半年因金价高企导致的订单萎缩形成鲜明对比。
据某珠宝首饰公司生产中心总经理郭俊杰介绍,今年5至7月期间,黄金价格突破历史高位,直接导致终端消费市场遇冷。"当时门店客流量明显下降,我们收到的订单量较平时减少近四成。"郭俊杰表示,这种低迷状态在8月中旬出现转折,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8月订单量环比激增30%-50%,部分热销款式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面对持续走高的金价,黄金加工企业的经营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传统"先采购后生产"的重资产模式已难以为继,当前超过80%的加工企业转向来料加工模式,以降低原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但即便如此,普通黄金饰品的加工利润仍被不断压缩。
"现在每克黄金的加工费虽然稳定在20-30元,但金价每克上涨100元,就相当于我们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了30%-50%。"某珠宝公司总经理助理高峰算了一笔账,在金价年均涨幅超15%的背景下,传统黄金饰品的利润率已从五年前的15%降至目前的5%左右。
为突破利润瓶颈,行业正加速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记者了解到,深圳多家龙头企业已投入巨资进行产品研发,某公司自前年起累计投入800余万元,开发具有文化IP属性的创新产品。高峰透露:"我们新研发的古法金系列融合了非遗工艺,预计年底上市后利润率可比普通产品提升10%-20%。"
这种转型在深圳水贝黄金市场已初见成效。记者走访发现,多家门店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黄金饰品摆在显眼位置,这类产品虽然单价较高,但消费者接受度超出预期。某品牌店长表示:"带有故宫文创元素的手镯,单件利润能比普通款高出两倍,最近一个月已经补货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