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上海东平路11号的EHB餐厅通过官方渠道发布闭店公告,宣布将于2025年9月28日结束营业后暂停服务。这家由好利来集团执行总裁罗昊与米其林三星主厨Esben Holmboe Bang联合创立的高端餐厅,自2023年5月开业以来,凭借北欧烹饪风格与近万元的人均消费引发市场关注。
EHB餐厅选址于一栋建于1921年的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历史建筑,该建筑被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名录。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米其林餐厅的定位形成强烈反差,开业初期即吸引大量追求仪式感的高净值客群。数据显示,其人均消费曾一度接近万元,开业仅一年便斩获2024年米其林一星荣誉,主厨Viviane Mello更获得当年上海米其林指南年轻厨师奖。
尽管在高端餐饮市场迅速占据一席之地,但EHB的经营策略近年出现显著调整。大众点评平台显示,当前餐厅人均消费已降至2035元,附属茶室Tearoom by EHB的人均消费更下探至437元。这种价格策略的转变,折射出高端餐饮市场正在经历的消费逻辑重构。
品牌战略专家陈晶晶指出,2022-2023年疫情管控放开后,上海高端餐饮迎来集中爆发期,EHB正是抓住消费者补偿性消费心理的典型案例。但随着经济环境变化,高净值人群的消费行为日趋理性,"一次性打卡"现象普遍,导致餐厅不得不通过下调价格拓宽客群。这种战略调整本质上是行业周期的必然应对,而非经营失败。
值得关注的是,罗昊在高端餐饮领域的布局并未因EHB闭店而停滞。2024年6月,其主导的BLACKSWAN黑天鹅法餐厅在北京罗红摄影艺术馆开业。该餐厅仅设11张餐桌,配备4个可容纳6-12人的包间,通过严格的预约制控制客流量,每晚同时接待不超过35人,试图打造更私密的用餐体验。
盘古智库研究员江瀚分析认为,EHB的闭店暴露出高端餐饮市场的深层矛盾。即便拥有米其林光环,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时,消费者对性价比的敏感度显著提升。单一的高端定位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这要求从业者必须重新思考商业模式。EHB的案例表明,高端餐饮正在从"稀缺性溢价"转向"体验价值重构"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