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知名市场研究公司沙利文发布了针对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企业级市场的深度洞察报告,详细分析了至2025年上半年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报告聚焦于企业级大模型的调用情况,揭示了行业内部的竞争格局及技术采纳动向。
根据沙利文的调研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级市场在大模型上的日均消耗量达到了惊人的10.2万亿个Tokens,这一数字较2024年下半年实现了363%的显著增长。在众多参与者中,阿里通义、字节豆包以及DeepSeek三家企业脱颖而出,分别以17.7%、14.1%和10.3%的市场份额占据前三甲,三者合计占据了超过40%的市场份额。
沙利文的这份报告基于对国内700家企业的广泛调研,这些企业覆盖了金融、制造、互联网、消费电子、汽车等多个关键行业,且包含了不同营收规模和AI投入水平的企业,确保了调研结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报告指出,中国大模型企业级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日均调用量的激增反映了企业对生成式AI技术的强烈需求和快速采纳。
值得注意的是,公有云已成为大模型部署和调用的主流方式。调研结果显示,有71%的企业选择了在公有云上部署或调用大模型,并且这些企业中的大多数还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增加公有云形态的生成式AI服务。这一趋势表明,企业正逐渐意识到公有云在灵活性、可扩展性以及成本效益方面的优势。
开源模型在大模型企业级市场中的崛起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沙利文报告指出,随着千问Qwen、DeepSeek等国产开源模型的持续推出,它们与国际顶级闭源模型之间的性能差距已经大大缩小。开源模型不仅种类繁多、尺寸各异,而且企业可以完全掌握自主权,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定制模型及应用。因此,报告预测未来超过80%的企业将采用开源大模型,这将推动开源模型在行业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