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超市零售行业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悉数出炉,各大上市公司的“期中考试”成绩单呈现出一幅幅截然不同的画面。企业规模、战略规划以及地域布局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业绩的大起大落,凸显出行业内部的深刻变革。
永辉超市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上半年却遭遇了业绩滑铁卢。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约为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净利润更是由盈转亏,达到-2.41亿元。永辉将这一颓势归咎于门店结构的调整与供应链改革的阵痛。期间,公司关闭了227家门店,同时新开或改造了93家门店,这一大规模的调整无疑对营收产生了直接影响。毛利率的下滑也反映出供应链改革初期所面临的盈利挑战。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如永辉般挣扎。步步高超市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收入21.29亿元,同比增长24.45%,净利润更是大增357.71%。步步高将这一佳绩归因于公司大刀阔斧的重整举措,以及持续深化的经营策略。通过聚焦核心优势区域,步步高有效提升了门店效能和盈利能力。
同样面临挑战的还有中百集团与红旗连锁。中百集团上半年净亏损同比扩大近80%,营收下滑近20%;而红旗连锁则首次出现了营收下滑的中期报告。相比之下,三江购物则凭借其在社区规模布局上的优势,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增17.55%。
在洋超市中,沃尔玛中国的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其净销售额达到58亿美元,同比增长30.1%;可比销售额也增长了21.5%,电商业务更是实现了39%的净销售额增长。山姆会员商店也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交易单量实现双位数增长,门店数量在过去12个月内新增了8家。
这些截然不同的数据背后,折射出商超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行业内部正在经历深度调整,企业的业绩表现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供应链变革,通过发展自有品牌和差异化商品来提升毛利和塑造核心竞争力。
例如,家家悦在半年报中提到,公司将持续加大自有品牌研发力度,上半年自有品牌及定制化商品占比已提高至15%。永辉超市也推出了“永辉YONGHUI橙汁”和“微胶囊香氛酵素洗衣液”等自有品牌产品。多家商超上市公司还不断加强对烘焙和熟食品类的投入,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与此同时,全渠道零售的兴起也在冲淡传统零售的边界。即时配送的迅猛发展使得线上业务成为商超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沃尔玛中国在半年报中提到,其电商销售额占比已超过50%。中百集团也构建了线上业务矩阵,推出了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抱抱生活”,并筹备前置仓业务。永辉超市和家家悦等企业也加快了线上业务的开展步伐。
线上销售额的增速远高于线下门店和公司整体增速,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持续提升。然而,商超线上竞争不仅来自传统电商,还面临着外卖平台的冲击。消费者对于外卖30分钟送达的快捷服务已经习以为常,这一需求也自然延伸至超市日百、生鲜果蔬、美妆母婴等全品类商品。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超市企业如何利用门店和特色商品及服务最大化发挥自身优势,保持渠道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商超企业需不断创新与调整战略方向,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与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