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资本市场再度见证了券商处置房产的动态。红塔证券宣布了一项资产盘活计划,意图通过出售位于昆明、上海、深圳三地的六处房产来优化财务状况。
据红塔证券公告,此次出售的房产总面积达14197.57平方米,旨在通过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的方式实现资产变现。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红塔证券首次尝试出售这些房产,早在2024年一季度,公司就曾有过类似计划,但最终未能成行。时隔一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红塔证券重启这一计划,并对房产价值进行了重新评估。
最新评估报告显示,这批房产在2025年4月30日的账面净值为2912.89万元,评估价值为2.63亿元,增值率高达802.17%。与一年前的评估结果相比,账面净值和评估价值均有所下降,分别减少了19.42%和7.33%。红塔证券表示,这可能与房产的老旧程度及市场环境变化有关。尽管如此,若此次出售成功,预计将为公司带来1.87亿元的利润总额。
红塔证券的这一举动并非孤例。近一年来,面对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资产优化的需求,多家证券公司纷纷采取行动,通过出售或出租自有房产来改善财务状况或提升资产运营效率。例如,华西证券也于近期公告称,将处置位于河北涿州的房产,并成功签订了长期租赁合同,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租金收入。
与此同时,方正证券也在今年早些时候推进了房产处置工作,出售了其全资子公司持有的部分房产。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券商优化资产结构,还为公司带来了额外的资金流动性和财务收益。
然而,并非所有券商都选择出售房产。首创证券便是一个例外。为了进一步加大业务布局力度,满足未来业务发展和日常办公需求,首创证券决定购买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办公房产。公司表示,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提升市场形象,吸引优秀人才,并加大对华东地区市场的渗透及拓展力度。
券商处置房产的现象反映了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企业对资产优化和财务灵活性的追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券商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资产结构,以确保公司的稳健运营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