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Forever 21四度入华,快时尚赛道变局下能否破局重生?

   时间:2025-08-30 09:37:30 来源:新浪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Forever 21的身影再次活跃在中国多个大城市,包括杭州、上海和武汉。这标志着这个快时尚品牌自去年以来第四次尝试进入中国市场。

在Forever 21频繁进出中国市场的这些年里,其他外资快时尚品牌同样动作频频。例如,H&M正加速旗舰店的布局,计划于9月在上海淮海路重新开设旗舰店;而ZARA则通过推出黄油小熊快闪活动,与热门IP联名吸引更多消费者。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外资快时尚品牌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不减。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始终被这些品牌视为战略要地。Forever 21的频繁尝试,更是体现了外资品牌对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视与坚持。

然而,中国市场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时尚产业独立分析师程伟雄指出,中国电商市场在上新速度和采购快反速度上表现突出,即便是以“快”为特点的国际快时尚品牌也难以与之抗衡。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Forever 21选择了与唯品会合作,试图突破数字化瓶颈。

Forever 21母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ABG)宣布与上海橙迪达成合作,后者负责Forever 21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生产、销售以及线上线下渠道的市场营销。Forever 21还官宣入驻小红书平台,希望通过这一社交平台进一步触达年轻消费者。

为了重返中国市场,Forever 21迅速展开了一系列营销活动,包括在草莓音乐节举办快闪活动、在上海地铁18号线投放广告以及与经典IP蓝精灵推出联名系列等。然而,如何重新塑造年轻、时尚、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而不只是停留在“时代的记忆”中,对Forever 21来说仍然是一个考验。

事实上,这已经是Forever 21第四次进入中国市场。此前,该品牌经历了多次进出,品牌所有权也几经更迭。2008年,Forever 21首次尝试进入中国市场,但因选址失误而遭遇水土不服。2011年,Forever 21再次启动中国市场战略,一度成为快时尚行业的标杆品牌。然而,随着电商的崛起,Forever 21未能及时适应线上消费趋势,导致业绩下滑。

近年来,快时尚行业正面临全球性“转型阵痛”。H&M、ZARA等品牌不断有闭店消息传出,多个品牌退出中国市场。与此同时,本土品牌如UR、太平鸟等正加速填补市场空白,成为新的竞争力量。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Forever 21需要更加明确自身的品牌定位、产品定位与渠道定位,以与竞争对手形成有效区隔。

对于Forever 21的第四次尝试,市场反应谨慎。有分析师指出,Forever 21此次回归与唯品会的合作看似会走低价路线,但在中国市场这已是红海竞争,并非趋势所在。要想在中国快时尚市场脱颖而出,Forever 21必须在本土化策略上多下功夫,融合中国审美和文化元素,以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尽管挑战重重,但Forever 21依然选择坚持。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外资品牌对中国市场的执着追求,也为中国本土品牌提供了与国际品牌竞争、相互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在中国这个至关重要的消费市场上,Forever 21能否成功扎根,让我们拭目以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