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深度调整已满四载,当前市场虽稍有回暖迹象,但整体复苏力度尚显温和。近期,多家上市房企相继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尽管不少企业仍面临同比下滑或亏损的困境,但也有部分企业展现出强劲的韧性。
以“头部房企”华润置地为例,今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达到了949.2亿元,同比增长19.9%,股东应占溢利为118.8亿元,同比增长16.2%。尽管核心净利为100亿元,同比下降6.6%,打破了连续18年的正增长记录,但这份成绩单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依然亮眼。通过详细分析业绩构成,不难发现房企在穿越周期中所探索的方向与能力。
上半年,华润置地的经常性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2.5%至205.6亿元,占总营收的21.7%,却贡献了60.2亿元的核心净利。相比之下,开发销售业务营收虽然同比增长25.8%至743.6亿元,占总营收近八成,但核心净利却不足40亿元,且同比下滑23.8%。这一现象表明,尽管一线房企在开发规模上能够持续扩大,但资金链风险也随之增加,增收不增利的问题日益凸显。而物管服务、商业运营等经营性业务则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
相较于一线地产央国企,民营房企的日子显然更为艰难。活下去,成为了他们的首要任务。然而,以融创为代表的部分民营房企,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仍展现出勇于冲锋、寻求翻盘的决心与信心。融创披露的上半年业绩显示,公司收入近200亿元,同比减少41.7%,股东应占亏损约128亿元,但亏损已同比减少14.4%,亏损收窄传递出积极信号。
融创集团掌舵人孙宏斌在中报中表示,随着支持性政策的持续出台,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市场将逐步企稳,但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恢复仍需时间和过程。面对债务压力,融创积极寻求化债之道。年初,融创获通过的154亿境内债重组方案正加快落地,同时,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全面债转股计划也已获得超过75%债权人的支持,等待香港高院的批准。
在债务化解方面,融创已取得一定进展。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有息负债较去年底减少了约48.5亿元。孙宏斌表示,将力争在今年底前完成境内债重组的所有选项,并争取在明年上半年完成近百亿美元外债的转股工作,届时总借贷压力将得到大幅缓解。
除了债务化解,融创未来的关键在于提升可持续经营能力。从今年中报来看,雄厚的土储、优质的融创服务与文旅业务成为其破局重生的三大底牌。截至6月底,融创中国净资产达到448.8亿元,手上总土储约1.24亿平方米,未售土储货值约1.14万亿元,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约七成。
在销售方面,融创凭借聚焦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和极致的产品打造,稳住了销售基本盘。上半年,公司合同销售金额达到235.5亿元,位列TOP20强阵营,在民营房企中排名第三。以“壹号院”系列为代表的高端产品,在全国市场火爆热销,其中上海壹号院更是以220亿元的销售额夺得全国单盘销冠。
作为经营性收入的“硬通货”,融创服务与融创文旅上半年合计收入超过56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提升至28.3%。其中,融创服务上半年收入35.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达到1.2亿元。融创文旅则通过打造新内容、新场景,在产品迭代与体验焕新中掀起一波波热潮,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为了整合四大业态的协同优势,融创12个文旅城已串联起一站式度假全场景,包括白天游乐设备畅玩、海世界萌宠互动、四季雪场畅滑、逛商业IP首店,以及夜晚观看沉浸大型演艺、享受美食聚餐、入住品质酒店等,为游客提供365天、24小时的全方位度假体验。
在当前多重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外界普遍期待孙宏斌及其团队能够抓住机遇,在今明两年有节奏地打好“翻身仗”,实现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