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贝壳(BEKE)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引发了广泛关注。8月26日,贝壳股价高开低走,最终收跌1.28%,而27日其港股(02423)更是跌幅扩大,当日收跌6.75%。这一系列波动主要源于贝壳公布的2025年二季度财报,其中利润数据未能达到市场预期。
尽管财报显示贝壳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3.07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达18.21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但整体仍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贝壳实现营业收入260.11亿元,同比增长11.3%,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这些数据背后,贝壳在多个层面展现出的积极信号不容忽视。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贝壳在环比层面出现了诸多向好迹象。无论是现金流的显著改善,还是盈利效率的逐步提升,都让市场看到了贝壳在波动中逐渐企稳的希望。如果说一季度是贝壳的“探底”阶段,那么二季度则明显释放出业绩“企稳”的信号。
在收入方面,尽管二手房交易业务因行业大环境疲软而受到影响,但贝壳的整体收入依然符合市场预期,展现出其在其他业务领域的韧性。2025年二季度,中国楼市整体成交低迷,二手房市场交易周期延长,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然而,贝壳凭借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包括新房交易、存量房交易、家装家居、房屋租赁等新兴业务,有效缓解了单一业务线的压力。
作为贝壳的核心业务之一,存量房业务在高线城市市场走弱及去年高基数的影响下,本季度表现不佳,成交总额(GTV)同比增长仅2%,收入同比下降8.4%至67.19亿元。然而,新房业务却实现逆势增长,收入达到86.19亿元,同比增长8.6%,显示出贝壳在新房市场的强大渠道拓展能力和客户粘性。租赁业务也表现突出,实现收入56.75亿元,同比大增78%,主要得益于在管房源规模的快速提升。
在家装家居领域,贝壳同样取得了显著成绩,二季度实现收入45.65亿元,同比增长1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存量房市场对家装行业的拉动作用。贝壳通过二手房交易业务,以较低成本链接到最精准的目标客群,从而在家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利润方面,贝壳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3.01亿元,同比下降,主要受毛利端拖累。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业务结构变化,低毛利率的租赁业务占比显著提升,从2024年二季度的13.64%提升至2025年二季度的21.82%。分佣比例的提升也压缩了平台端的利润空间。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贝壳的运营效率却有所改善。门店数量和活跃经纪人数量有所增加,但总经营费用仅同比增长3%,总经营费用率同比下降1.42个百分点,远低于市场预估。这表明贝壳在费用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对冲了毛利率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环比角度看,贝壳的盈利能力也有所提升。整体毛利率、净利率以及盈利规模,包括经营利润和净利润,都有所改善。尽管这些改善尚未达到市场乐观预期,但至少证明贝壳正在逐步自我修复。
在业务结构方面,二手房业务贡献利润率同比下降,但环比有所提升,得益于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新房业务贡献利润率环比也略有提升,反映了精细化运营和聚焦销售策略的成效。家装家居业务贡献利润率同比提升,主要得益于采购成本降低和派单效率提升。而租赁业务贡献利润率同比和环比均有提升,主要得益于“省心租”模式的迭代。
尽管行业尚未全面复苏,但贝壳二季度财报释放出的积极信号表明,无论是业务结构还是经营质量,都在优化中展现出企稳迹象。贝壳正在慢慢积蓄力量,逐步走出业绩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