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平安引领医养“蓝海航程”,开创金融新篇章

   时间:2025-08-29 03:57:59 来源:财经无忌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浩瀚图景中,过去数月呈现出一幅别开生面的景象:股市的蓬勃生机与利率下行趋势并行不悖,共同勾勒出一幅复杂而多彩的画面。

自今年4月初以来,中国股市犹如破晓之光,一路高歌猛进。数据揭示,此轮上涨行情中,上海综合指数累计涨幅逾21%,深圳成分指数更是飙升超过27%,创业板指数则以惊人的43%涨幅引领潮流,多个板块指数均实现了两位数的显著增长。

然而,与股市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资本市场的长期低利率环境,正悄然重塑国内金融业的格局。多位金融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公开场合指出,当前金融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利率的不确定性,而利率下行已成为大势所趋。

诚然,单纯的低利率并不足以令人畏惧。自上世纪末至2020年,全球已历经二十余年“低利率”乃至“负利率”时代,市场对增长与收益的预期早已调整至低位。但在中国金融市场,这种低预期并未形成共识,特别是在经历过繁荣周期的背景下。因此,金融企业身处低利率时代,不得不面对“投资收益下滑”与“投资者期望不减”的双重压力,亟需寻找破局之道。

正如15世纪欧洲航海家因陆地资源有限而突破地理界限,开启“大航海时代”,当今金融业亦需跳出存量资源的竞争,探索发展与转型的新路径。其中,医疗养老业务凭借国家战略支持、民生需求以及高成长性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成为了众多金融机构竞相追逐的“新蓝海”。

医疗养老市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从用户规模来看,这是一项拥有3亿深度用户的长期市场。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突破22%,失能老人数量达5000万,这意味着国内医疗养老市场的潜在用户规模与美国总人口相当。从市场潜力来看,这是一片静水深流、增量广阔的蓝海,当前市场规模已突破12万亿元,预计2030年将超过20万亿元。从战略回报来看,这更是资本竞逐的焦点,仅养老社区运营和老年康复器械领域,过去一年就融资超过130亿元。

医疗养老市场潜力图

在这场“大航海时代”的竞争中,中国平安凭借其卓越表现脱颖而出。凭借一份亮眼的中期财报,中国平安展示了在医疗养老领域的优质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达到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则为680.47亿元。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医疗养老战略的深入推进,成为了这份成绩单背后的关键支撑。

中国平安在医疗养老领域的布局已超十年,早在2021年,公司董事长马明哲便明确提出“综合金融+医疗健康”作为集团核心战略升级方向,强调构建“金融是现在时,医疗是未来时”的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打造覆盖“健康管理、居家养老、高品质康养社区”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中国平安在医疗养老领域构建了独特的生态体系。

与其他布局医疗养老的资管品牌相比,中国平安之所以能够率先站稳脚跟,得益于其独特的战略定位和资源整合能力。公司不仅顺应趋势,获得了新用户与医疗资源的补给,更通过差异化策略,破解了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平安通过“四到+六最”的服务体系,即“到线、到店、到家、到企”的服务模式,以及帮助客户找到最合适医生、医院、治疗方案、药物或药械,在最合适的时间产生最满意体验和治疗效果的目标,实现了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

在医疗资源方面,平安内外部医生团队已近5万人,与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实现了100%合作覆盖。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也在多个城市布局并陆续进入试运营阶段。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平安在医疗养老领域的深耕细作,更为公司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动力。

平安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也为医疗养老业务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公司坚持每年将营收的1%投入科技研发,构建了庞大的金融与医疗数据库,积累了30万亿字节的数据资源。在AI技术的赋能下,平安的医疗养老业务实现了智能化升级,提升了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

平安科技赋能医疗养老

中国平安在医疗养老领域的成功探索,不仅为公司自身带来了显著的业绩增长,更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构建信任基石与加码科技投入,平安正成为引领行业变革的价值样本。在长寿时代走向长寿社会的背景下,平安将继续深化医疗养老生态圈布局,以有深度、有温度的服务回报用户信任,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