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板的波澜中,锐新科技(300828,SZ)的一则公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家金属加工领域的佼佼者,其71岁的创始人国占昌,决定将手中持有的24.19%股权,以约7.2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安徽省黄山市开发投资集团旗下的企业。这一交易完成后,黄山国资将成为锐新科技的实际控制人,而这家市值超过30亿的企业也将迎来新的掌舵者。
国占昌,这位与机床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创业者,用他的智慧和汗水,将一个小作坊打造成了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从16岁进入天津铝合金厂,到创立锐新科技并突破外资技术垄断,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然而,尽管企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国占昌却面临着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家族企业的接班。
国占昌的独生女儿国佳,这位“企二代”并未如父亲所愿接手家族企业。她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远赴新西兰攻读市场营销专业,并在当地小公司担任出纳。尽管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回国并进入公司,但国佳对“当老板”毫无兴趣,最终选择成为了一名销售工程师,终日奔波于客户之间。
国占昌曾试图通过让女儿担任董事等方式,将她留在决策层,但国佳的拒绝态度坚决。面对女儿的选择,国占昌最终选择了放手。他认为,与其强求女儿接班,不如让企业在“国家队”手中延续生命。这一决定虽然无奈,但却达成了五重共赢:国资获得了优质资产,企业避免了因接班人问题陷入衰败,员工就业保持稳定,女儿卸下了传承重担,而国占昌也终于能够停下奔波的脚步,享受晚年生活。
这场企业传承的故事,没有豪门恩怨的狗血剧情,也没有二代接班的悲情妥协。它映照出两代人的通透与理解:父亲尊重女儿的选择,不以“家族使命”绑架她的后半生;女儿则勇敢追寻平凡生活的本真,不为“富二代”标签和家族企业所困。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国占昌的豁达与智慧,也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考。
对于国占昌一家来说,他们手握巨额资金,完全可以通过制度化的安排,如利用保险或信托工具,实现家族财富的有效传承。香港的储蓄分红险等金融产品,以其长期稳定的收益和全球投资的优势,成为了许多内地富人的选择。这些产品不仅为后代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还让他们拥有了自主生活的底气和选择权。
在这场企业命运的转折中,我们看到了两代人的选择与成长。国占昌的放手与国佳的坚持,共同书写了一个关于自由、理解与传承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创业的终点并非世袭,而是两代人价值观的碰撞与融合。面对这样的选择,我们或许应该思考:在家族企业的传承中,子女的自由选择权是否真的比守住家族企业更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