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意内容的浩瀚星空中,总有那么几颗璀璨的星辰,能够精准捕捉市场的情绪脉动与商业的无尽遐想。曾几何时,米老鼠与漫威英雄们构筑了这片星空的坐标轴,而步入2025年,LABUBU与哪吒这两个名字,悄然在这星图上增添了新的光芒。
泡泡玛特与光线传媒近期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如同两份熠熠生辉的成绩单。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高达138.8亿元,一举超越了2024年全年的业绩;光线传媒则凭借32.42亿元的营收和22.29亿元的净利润,书写了历史新高,净利润几乎追平了过去七年的总和。这两家公司,凭借各自的现象级IP,赢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与广泛认可。
泡泡玛特,这位LABUBU神话的缔造者,在人气与资本的双重加持下,展现出了难能可贵的战略定力,选择了一条稳健前行的道路。而哪吒背后的光线传媒,则如同脱缰的野马,以惊人的速度在衍生品、游戏、海外市场等多个领域全面布局,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IP生态。
这一快一慢之间,折射出的是两家公司截然不同的商业逻辑与战略考量。光线传媒的“快”,源自于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深切焦虑。即便手握《哪吒之魔童闹海》这样的王炸IP,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依然清醒地意识到,电影行业的复苏之路任重道远,而《哪吒2》的成功只是个例,难以复制。因此,光线传媒正加速从高端内容提供商向IP创造者与运营商的转型,力求通过重构收入结构,降低票房占比,实现多元化发展。
在IP的打造上,光线传媒展现出了强大的执行力与前瞻性。以《哪吒2》为火车头,光线传媒迅速将IP价值延伸至衍生品、游戏等多个领域,目前“哪吒”IP已覆盖超过30个品类、500多个产品。同时,光线传媒还在积极筹备线上电商渠道与线下品牌旗舰店,组建专业团队开发3A游戏与卡牌业务,主题乐园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相比之下,泡泡玛特的“慢”则显得更为深沉与内敛。在LABUBU等IP火爆全网的同时,泡泡玛特并没有急于扩张与变现,而是选择在这条已被验证的商业模式上进行深耕细作。泡泡玛特CEO王宁深知,一个世界级IP的打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与耐心的沉淀。因此,泡泡玛特在保持高毛利率的同时,更加注重IP矩阵的厚度与审美周期的管理。
在泡泡玛特看来,一个成功的IP不仅需要强大的产品支撑,更需要深厚的内容底蕴。因此,泡泡玛特正在积极构建IP的内容生态,通过涉足时尚走秀、电视节目等领域,为IP矩阵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联结。而光线传媒则在内容创作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打造的《哪吒2》等作品不仅赢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更为IP的多元化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两家公司的实践,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IP运营逻辑: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如何让一个依赖创意与内容沉淀的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光线传媒与泡泡玛特给出了各自的答案。它们如同IP运营莫比乌斯环上的两个端点,一个向内深耕内容、一个向外拓展生态,共同构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闭环。
在这个闭环中,IP不再是单向流动的价值载体,而是一个能够循环赋能的能量核心。内容的成功引爆产品消费、产品的普及反之加深IP的文化认同、为下一轮内容创新积蓄势能。这样的IP运营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穿越经济周期、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更能够引领整个内容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