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关总署揭晓了2024年度全国及各区域综合保税区的发展绩效评估结果,其中,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在全国154个综合保税区中脱颖而出,蝉联榜首,持续引领全国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步伐。同时,在西部及东北地区综合保税区的排名中,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分别占据冠亚军位置。
综合保税区作为实施特定税收与进出口管理政策的经济功能区,其保税功能对开放型经济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此次评估覆盖了全国154个综合保税区,依据规模效益、质量效益、开发利用、辐射作用及业态创新等多项指标,将综合保税区划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占前20%,B类占中间70%,C类占后10%。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凭借卓越表现,再次被评为A类综合保税区。数据显示,2024年,该保税区(包括高新园区和双流园区)进出口值达到5021亿元,同比增长23.4%,进出口规模稳居全国首位。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彰显了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的强大实力,也体现了其在推动区域经济开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也表现出色,较2023年排名跃升10位,同样被评为A类综合保税区。2024年,该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值369.2亿元,同比增长9.8%,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据悉,综合保税区的绩效评估结果不仅是对各保税区发展成果的检验,更是对先进经验的推广与借鉴。对于连年评定为C类的综合保税区,相关部门将进行约谈,并提议其退出,以确保综合保税区的整体质量和效益。这一举措有助于推动综合保税区的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其在开放型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四川省共获批6个综合保税区,其中5个已封关运行,包括此次表现亮眼的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另一个综合保税区——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正处于待验收阶段,未来有望为四川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