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券商2025年半年度业绩披露进入尾声,山西证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其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得益于权益市场的回暖,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22%,达到16.41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增64.47%,录得5.24亿元。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归因于投资收益的增加,自营业务收入达到8.3亿元,单季度收入4.6亿元,环比增长0.9亿元。
山西证券的盈利能力和资金周转效率在上半年均有所改善。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781.29亿元,净资产为182.95亿元。尤为第二季度业绩表现尤为突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64%,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81.09%。上半年公司的ROE(净资产收益率)为2.9%,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显示出公司资本运用效率的显著提升。
从业务构成来看,山西证券的业务板块涵盖了财富管理、企业金融、资产管理、FICC、权益业务等多个领域,并拥有国际业务和金融科技子公司。上半年,公司的财富管理和自营业务表现出色,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然而,资管业务却有所下滑,受到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的影响。与此同时,投行和国际业务也呈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
具体来看,财富管理和自营业务的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幅超过56%,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投行和期货经纪业务收入也实现正增长,反映出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拓展。然而,资管和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收入却出现下滑,资管业务收入下滑23%,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收入更是锐减超过63%。
在利润率方面,自营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维持了较高的水平,自营业务利润率超过72%,财富管理业务利润率接近47%。尽管投行业务利润率仍为负值,但同比大幅改善了34.64个百分点,亏损幅度显著收窄。期货经纪和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的利润率也有所提升,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成效。然而,资管业务的利润率却下滑了10.73个百分点,盈利性有所减弱。
在财富管理板块,山西证券的转型深化成效显著。基金投顾规模较上年末增长了48.5%,股票投顾也实现了量化跟踪评价。公司上半年着力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和买方投顾服务能力,完善产品组合策略,推出了“公募100”产品池,以组合配置为手段提升投资顾问能力。公司在多渠道开发客户资源、挖掘存量资产潜力以及加强平台智能化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在FICC板块,山西证券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交易额的显著增长。公司通过债券交易机器人等技术手段,使交易额同比增长了605%。同时,公司以固收业务为根基,坚持境内外多资产布局,构建了拓展产品创新体系,挖掘投资机会。数字化做市服务平台“山证报价板”与FICC债券交易机器人“AI数字助理”成为推动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
投行业务方面,山西证券上半年整体表现向好。投行业务收入为1.7亿元,单季度收入环比增长0.1亿元。IPO、再融资和公司债主承销金额均实现环比增长。业务排名方面,中德证券在股权承销金额、全部债券承销金额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公司表示,下半年将持续推动IPO、新三板挂牌、ABS等项目进度,增加项目储备,全面推动“投资+投行”业务联动。
国际业务方面,山西证券旗下山证国际的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公司推进了多个保荐上市项目,完成了多单债券发行项目。境外产品货架不断丰富,资产管理规模较上一年度大幅增长。同时,公司积极探索业务发展新路径,有序推进新产品创设。
资管业务方面,尽管山西证券上半年资管业务收入有所减少,但受托管理总规模仍有一定增长。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产品规模和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均实现增长,而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则出现下滑。公司表示,将继续优化资管业务结构,提升盈利能力。
山西证券在股东回报方面也表现出色。公司上半年已实施2024年度现金分红,并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自上市以来,公司累计现金分红已达42.14亿元。公司还优化了股东分红规划,将每年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30%,以实际行动提高投资者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