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近期凭借《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这部动画电影,在中国影史上书写了新的篇章,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公司业绩的增长。8月26日晚,光线传媒公布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4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43%,归母净利润为22.29亿元,同比增长更是惊人地达到了371.55%。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尽管业绩亮眼,光线传媒的股价在8月27日开盘后却出现了下跌,截至收盘,股价跌幅达到了5.49%。与今年2月的历史高点相比,股价已经腰斩。
对于这一反常现象,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哪吒2》带来的正面效应已经充分体现在市场上,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更加看重的是企业未来的增长潜力。虽然《哪吒2》在票房和衍生品销售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光线传媒并未能像泡泡玛特那样,在发布财报后迎来股价的持续上扬。张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投资者对光线传媒后续产品的持续性表示担忧,担心《哪吒2》下映后,公司缺乏能够支撑业绩的其他产品。
事实上,除了《哪吒2》外,光线传媒上半年参与的其他真人电影项目,如《独一无二》、《花漾少女杀人事件》和《东极岛》等,票房表现均不及预期。动画业务板块虽然是公司的亮点之一,但目前仍主要依赖于《哪吒2》的成功。为了摆脱这种“单项目依赖症”,光线传媒正在积极推进一系列战略调整。
光线传媒正在从“高端内容提供商”向“IP的创造者和运营商”转型,IP运营业务已成为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电影及相关衍生业务的毛利率高达80.03%,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2.67个百分点。衍生品业务主要围绕“哪吒”IP展开,涵盖了30多个品类、500多个产品。同时,公司还在筹备电商渠道试运营,计划开设多家IP快闪店和首家线下品牌旗舰店。
光线传媒还在游戏和主题乐园领域进行布局。公司已与相关合作方共同组建了游戏公司,首款3A游戏正在制作中。主题乐园方面,公司正在与多个重点地区进行深入洽谈。然而,张毅指出,打造主题乐园的难度很大,对资金和运营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光线传媒需要在资金、土地和运营人才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光线传媒对动画电影业务的发展前景仍充满信心。公司表示,已将真人电影业务方向调整为聚焦大片制作、类型化和系列化开发以及完全创新。动画制作团队人数已超过170人,有望在明后年扩充到300人以上,预计每年能够生产一部半到两部高质量动画电影。这将为公司“神话宇宙”系列作品的持续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在动画电影领域,光线传媒拥有丰富的储备项目。由易中天担任编剧的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已定档10月1日上映。《去你的岛》、《罗刹海市》、《大鱼海棠2》等项目正在制作中,《涿鹿》、《姜子牙2》、《茶啊二中2》、《昨日青空2》、《大鱼海棠3》等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这些项目的成功推出,有望为光线传媒带来更加稳定的业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