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强劲推动下,寒武纪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实现了从财务层面的显著飞跃。不仅营收大幅增长,成功扭亏为盈,现金流状况也显著改善,彰显了国产AI芯片企业在行业风口下的强劲发展势头。
近期,寒武纪的股价持续攀升,截至8月26日收盘,股价已飙升至1329元/股,市值高达5559亿元。仅8月份,股价累计涨幅就超过了87%,市场信心显著增强。
具体来看,寒武纪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激增了43倍之多。净利润方面,公司实现了10.38亿元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也达到了9.13亿元,均成功实现了扭亏。同时,公司的毛利率保持在55.93%的较高水平。
现金流的改善同样令人瞩目。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6.31亿元相比,实现了根本性的逆转。公司表示,这主要得益于销售回款的大幅增加。
从每股收益来看,寒武纪的基本每股收益从上年同期的-1.27元/股大幅提升至2.50元/股,稀释每股收益也达到了2.48元/股。
对于营收的大幅增长,寒武纪在半年报中解释称,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在报告期内,公司的收入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净利润的扭亏则主要归因于营业收入的大幅提升。公司表示,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市场的持续深耕,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从业务结构来看,寒武纪的云端产品线成为了绝对的营收支柱。报告期内,云端产品线贡献了28.70亿元的收入,占比高达99.6%。这表明公司在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发的时代风口上,找到了精准的市场定位,特别是在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场景方面,公司的产品展现出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云端产品线的高度依赖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寒武纪在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投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投入达到了4.56亿元,同比增长2.01%。虽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但这并非研发投入减少,而是营收增长幅度远高于研发投入增长幅度所致。这体现了公司“研发投入稳增+营收放量”的良性循环。
从研发团队来看,寒武纪的研发人员数量达到了792人,占员工总人数的77.95%。其中,80.18%的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这支结构合理、技能全面的研发队伍,有力支撑了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在研发进展方面,寒武纪在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与指令集、训练与推理软件平台优化以及知识产权布局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774项,已获授权1599项,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为了进一步增强在大模型算力竞争中的综合实力,寒武纪还向上交所提交了定增申请,拟募资不超过39.85亿元。这笔资金将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软件平台及补充流动资金。若该计划成功实施,将为公司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寒武纪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亮眼,但公司仍面临供应链、竞争与客户集中等风险。未来,公司能否从“短期盈利”走向“长期稳健增长”,将取决于募投项目的落地进度、大模型场景的产品适配能力以及生态建设的推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