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桩引人关注的婚姻纠纷中,一对长期共同生活的夫妇——李先生(化名)与张女士(化名),因子女姓氏问题陷入了激烈的矛盾,甚至闹到了法庭。
这对夫妇的缘分始于一次经人介绍的相遇,随后他们坠入爱河,并在一年半后步入婚姻的殿堂。2007年,他们的爱情结晶——一个随父姓的女儿诞生了。时光荏苒,到了2019年,他们的家庭再添新成员,一个随母姓的儿子来到了这个世界。
然而,近年来,这对夫妇却因儿子的姓氏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李先生坚持认为,孩子随父姓是社会普遍现象,且他逝去的父亲生前曾表达过希望孙子随父姓的愿望。尽管他多次尝试与妻子沟通,但张女士始终坚决反对,甚至因此离家出走数月。双方因此事争执不断,关系日益紧张。
张女士则持有不同观点。她认为,两人结婚多年,育有一女一子,感情基础深厚,且从孩子的成长角度出发,维持一个完整的家庭至关重要。特别是她作为高龄产妇,在40岁时生下儿子,经历了诸多不易。她回忆说,怀孕时丈夫曾承诺孩子出生后随母姓,且儿子出生后的户籍登记也确实随了母姓。因此,她拒绝更改儿子的姓氏,尤其是考虑到自己是家中的独生女。
法院在审理此案时指出,维系夫妻感情需要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在离婚案件中,除非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否则不应轻易准予离婚。考虑到李先生与张女士系自由恋爱、自主婚姻,且婚后近二十年的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法院认为双方应共同努力化解矛盾。
关于儿子的姓氏问题,法院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指出,孩子既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法院强调,李先生与张女士目前仍共同生活,孩子们需要父母的共同关爱和照顾。特别是他们的女儿即将升入高中,此时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因此,双方因儿子姓氏问题长期争执并提出离婚,导致家庭处于不稳定状态,这是双方都需要反思的。
法院最终判决,鉴于张女士不同意离婚,且李先生未能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因此驳回了他的离婚请求。法官呼吁双方加强沟通,共同努力重建和睦幸福的家庭。
此案的曝光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不少网友表示,“跟谁姓”的问题可能只是表面矛盾,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多积累已久的问题。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上海普陀法院也曾披露过一起因孩子姓氏问题导致离婚的案件,最终法院本着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作出了裁判。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明星夫妻选择让二胎孩子随母姓,这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于姓氏观念的开放态度。然而,对于李先生和张女士来说,他们仍需面对和解决因姓氏问题引发的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