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峨眉山豪横消费:263斤游客雇9轿夫,10小时花2.2万引热议

   时间:2025-08-22 12:02:3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峨眉山景区发生了一起引起广泛关注的特殊事件:一名体重达263斤的游客,雇佣了9名轿夫采用轮流抬滑竿的方式,历经10小时完成了上下山共42公里的行程,为此支付了2.21万元人民币。此事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各方观点纷呈。

事件的细节颇具戏剧性。据悉,这位来自江浙地区的游客于8月15日联系到峨眉山当地的轿夫方先生,表达了想要乘坐滑竿上下山的意愿,目的地是半山腰的财神店。面对如此重量的游客,方先生几经周折,才找到一顶足够大的滑竿以满足需求。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为了保证安全和轿夫的体力,方先生安排了前所未有的“抬轿阵容”——4人一组轮流抬轿,外加1人负责开路,总共9人参与此次任务。

整个行程充满了挑战。从山脚到财神店单程21公里,往返即42公里,耗时近10小时,其中上山过程尤为艰难。途中还遭遇了雨天,但游客性格开朗,不仅未要求轿夫撑伞,还一同喊起了“嗨哟”的号子,吸引了众多路人的目光。行程结束后,游客除了事先商定的2.12万元费用外,还给每位轿夫额外加了100元小费,总计花费2.21万元,并约定明年5月再次前来,要求提前准备大滑竿。

关于这笔费用的合理性,社会各界看法不一。从体力消耗的角度来看,9名轿夫在10小时内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人均收入约为2455元。尽管看似可观,但考虑到他们抬的是远超常规的重量,且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体力消耗巨大。与平时2人抬3公里赚480元的普通任务相比,此次虽然人均收入更高,但付出的努力也远超平时数倍,且属于“定制服务”。从市场行情来看,这一价格并未过分。

从法律层面分析,游客与轿夫之间形成了承揽合同关系,双方自愿达成交易,只要不存在强迫或隐瞒行为,即受《民法典》保护。但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关于轿夫权益保护的讨论。轿夫需确保服务安全,避免因设备或体力问题导致游客受伤,否则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同时,游客也应如实告知自身情况,避免故意隐瞒导致不良后果。此次交易中,双方均表现出坦诚态度,未出现法律风险。

此事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网友观点各异。部分网友认为游客“有钱任性”,将峨眉山游成了“私人订制”;另一部分网友则心疼轿夫的辛苦,呼吁景区加强轿夫权益保障;还有网友提出理性讨论,认为双方自愿交易无可厚非,但景区应出台滑竿负重标准,保护轿夫身体健康。

网友的担忧不无道理。轿夫作为体力劳动者,长期负重爬山易患职业病。虽然此次游客配合默契,但景区确实应采取措施,如明确滑竿最大承载重量、定期为轿夫体检、提供防护装备等,以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对于此次事件,虽然无法简单评判对错,但它提醒我们关注豪横消费的同时,也应重视体力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对于这2.21万元的花费,你认为值吗?如果你去峨眉山,会愿意支付如此高昂的费用乘坐滑竿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