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机场“好心人”暗藏玄机:无资质公司推销保险连环计

   时间:2025-08-22 03:17:31 来源:北京商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北京居民奚洁(化名)的一次机场行程中,她遭遇了一场意外的“好心”陷阱。原本期待顺利登机的她,却在登机前被一群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拦下,这些人以检查购票平台是否存在不合理收费为由,迅速将她卷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保险销售旋涡。

据奚洁回忆,这些工作人员在查看她的购票App后,指出她的机票绑定了不必要的“退票保障服务”,并主动提出可以帮助她退订这些服务,转而购买更划算的航空意外险。在对方的热情推荐下,奚洁未加多想便同意了这一“退旧买新”的方案。然而,当她完成支付后才发现,这份意外险的投保人并非自己,而是一家名为江西联合在线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保费也直接流入了该公司的账户。

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发现江西联合在线科技的保险销售资质存在诸多疑点。那么,这家公司是如何在机场堂而皇之地进行保险销售的呢?其销售过程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猫腻?

奚洁的遭遇并非个例。在机场这个特殊的场景中,许多乘客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他们往往被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拦下,然后在匆忙之中被推销各种保险产品。这些工作人员通常会利用乘客对机场流程的不熟悉,以及对购票平台捆绑销售和隐性收费的敏感心理,制造焦虑并趁机推销。

在奚洁的例子中,工作人员不仅熟练地完成了保险购买操作,还巧妙地利用了“退旧买新”的话术,让奚洁误以为自己在退订不必要服务的同时,还能获得更划算的保障。然而,事实上这不过是一场变相的保险推销活动。更令奚洁感到不安的是,当她事后查询保险保单时才发现,投保人竟然是一个她从未听说过的企业——江西联合在线科技。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江西联合在线科技的相关信息几乎无迹可寻,且其在金融监管总局的官网上并未查询到任何保险中介资质的记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该公司已不在其经营范围中包括“在保险公司授权范围内开展专属保险代理业务”。

面对这样的情况,法律界人士指出,如果该公司无保险销售资质,其在机场销售保险的行为可能涉嫌非法经营。这不仅可能导致保单因投保人没有利益而无效,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潜在的法律问题。例如,保险公司委托无资质机构从事保险代理销售业务,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并可能受到监管处罚;机场将场地出租给科技公司从事非法经营活动,也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即便这些销售人员具有合法资质,他们的销售过程也往往存在诸多不合规之处。例如,他们通常不会向消费者出示执业证件,也不会提供完整的保险条款讲解和客户告知书或风险提示。消费者往往在完成支付后,才意识到自己所购买的保险产品并非自己所需。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销售套路之所以能够得逞,一方面在于身穿制服的人员打着“好心提醒”的旗号,让人放松了警惕;另一方面则在于他们利用了消费者对机场流程不熟悉以及退订流程复杂等心理,制造了紧迫感并趁机推销。因此,乘客在机场遇到类似情况时,应保持警惕并仔细核实对方的身份和销售资质。

事实上,机场保险推销这一现象并不少见。许多乘客都曾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自己在机场被“坑”。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机场和保险公司的声誉。因此,加强监管和规范销售行为已成为当务之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