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AI聊天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Character.AI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据外媒报道,这家以提供个性化AI陪伴服务著称的公司,近几周来正与潜在买家、投资银行及内部员工就出售事宜进行深入讨论。同时,管理层也在积极与投资者磋商,计划筹集数亿美元的额外资金。
Character.AI由两位前谷歌工程师诺姆·沙泽尔和丹尼尔·德·弗雷塔斯于2021年共同创立。在其平台上,用户能够基于动漫角色、电视明星和历史人物原型,定制专属的聊天机器人,并通过文字或语音进行互动。这一创新服务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使其在短时间内崭露头角。
回顾其发展历程,Character.AI在2023年3月成功完成了一笔1.5亿美元的A轮融资,公司估值随之飙升至10亿美元,成功跻身独角兽行列。然而,好景不长,去年8月,该公司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及核心技术团队被谷歌以高达27亿美元的收购协议挖走,这无疑给Character.AI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尽管面临创始人离去的困境,Character.AI并未停止前进的步伐。今年6月,公司宣布任命meta和Brex前高管卡兰迪普·阿南德为新任首席执行官。7月初,Character.AI又推出了社交信息流功能,允许用户分享AI生成的视频并进行内容协作,同时开始与Yelp、Webtoon等品牌开展广告业务合作。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丰富了其产品线,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竞争力。
尽管如此,Character.AI仍面临着不小的压力。据悉,自创始人及团队离开后,该公司已停止自主模型开发,转而采用DeepSeek、meta等企业的开源模型。虽然这一转变降低了模型开发成本,但每月仍需支付高达数百万美元的模型运营费用。Character.AI还面临两起诉讼指控,称其平台向未成年人提供有害内容,这无疑给其声誉带来了不小的损害。
然而,尽管困难重重,Character.AI的业绩表现却令人瞩目。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预计到年底的年化收入将达到5000万美元,较上月预测的3000万美元大幅增长。若以10亿美元估值计算,其市销率约为33倍,与其他AI应用公司基本持平。Character.AI主要通过向用户收取每月9.99美元的订阅费实现盈利,订阅服务包括与聊天机器人进行语音通话等高级功能。
在AI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Character.AI的竞争力逐渐被削弱。meta等多家科技巨头已推出类似服务,且大语言模型本身也具备了一定的聊天功能。随着谷歌等巨头的强势介入,AI行业的“大鱼吃小鱼”现象愈发明显。Character.AI的未来之路,无疑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