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集团近日发布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从整体表现来看,百度本季度的财报成绩略优于市场预期,特别是在AI相关的新业务领域,实现了34%的高速增长。
在收入方面,百度总营收达到了327亿元。其中,核心营收为263亿元,爱奇艺贡献了6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非在线营销收入首次突破了100亿元大关,同比大幅增长34%。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AI新领域的推动,尤其是智能云业务的强劲表现,其收入增速达到了27%。
在利润层面,尽管AI转型带来了成本投入的持续增加,但百度仍然实现了33亿元的经营利润。其中,核心经营利润同样为33亿元,核心经营利润率为13%。归母净利润为73亿元,同比增长33%,核心归母净利润为74亿元,同比增长35%,对应核心归母净利率为28%。
百度本季度的财报亮点不仅在于整体营收和利润的增长,更在于AI新业务所展现出的强劲动力。智能云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AI搜索转型的初步商业化成果,都为百度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业绩说明会上,百度首次透露了AI搜索的商业化路径和进展,表示已经在小范围内测试了AI搜索的变现能力,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百度搜索在今年7月进行了十年来最大的改版,搜索框升级为“智能框”,支持多种提问方式,搜索结果也转变为结构化答案与任务交付。这一改版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推动了AI生成内容在搜索结果页中的占比提升至64%。同时,百度APP的月活用户和日均使用时长也实现了同比增长。
在财报后的业绩交流会上,百度进一步阐述了AI搜索的商业化前景。AI搜索功能能够增强用户体验,从而扩大广告库存,提升变现能力。AI智能体、数字人等创新工具的应用,也将推动业务从CPC模型过渡到CPS模型,为未来提供更大的变现空间。百度表示,如果商业化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左右AI搜索就可能开始对传统在线营销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百度AI新业务的迅猛增长,离不开其在AI领域构建的全栈能力。从芯片到云、基础模型、框架再到上层应用,百度在AI领域的布局全面而深入。这一全栈能力不仅为百度在AI领域持续拓宽护城河提供了关键支撑,也为其在B端和C端市场的持续探索和创新提供了底气。
在B端市场,百度以云业务为杠杆,推动AI技术的落地和应用。通过全栈AI技术底座构建通用能力,实现解决方案的降本增效;同时,通过多样化的行业特征重构垂直场景的效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在C端市场,百度依托搜索、百度网盘、百度文库等流量入口,以及文心一言、文小言等个人AI助手和数字人应用,不断拓宽应用场景,为长期的商业化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尽管搜索的AI转型给百度带来了短期的业绩压力,但其在AI领域的长期投入和战略定力,使得其在AI业务领域的护城河持续拓宽。未来,随着AI含量的不断提升和AI新业务体量的持续扩张,百度的增长逻辑依然清晰。同时,从估值角度看,百度当前的市值和估值水平也存在一定的低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