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近日公布了其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该报告揭示了这家科技巨头在近期内的财务表现及业务动态。数据显示,尽管总收入达到327.1亿元人民币,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4%,略低于市场预期。然而,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却实现了33%的增长,达到73.2亿元人民币。
深入分析财报内容,若排除爱奇艺的影响,百度核心业务的收入下滑了2%,达到262.5亿元人民币。这一下滑主要归因于在线营销收入的显著减少,该业务季度收入为162亿元人民币,同比大跌15%,但仍占据百度核心收入的近六成。相比之下,非在线营销业务则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比增长40%至94亿元人民币,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AI云业务的推动。
在随后的业绩电话会议上,新任首席财务官何海建,他于7月初从金山云加盟百度,分享了公司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他指出,由于AI搜索的变现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实现规模化,因此短期内公司的收入和利润率将面临较大压力,特别是第三季度将尤为艰难。但他同时表示,随着核心广告业务的恢复和稳定,利润率有望逐步改善。
为了缓解短期内的财务压力,何海建透露,百度将积极推动内部效率提升,加强不同事业群之间的资源协调。同时,尽管百度仍然坚持对AI的长期投资承诺,但在投资节奏上将更加审慎,以避免未来利润率出现更大的波动。
百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电话会上强调了AI在百度产品改造中的战略地位,特别是针对面向消费者的传统搜索产品。移动生态事业群组负责人罗戎进一步指出,百度是用AI改造搜索“最激进的公司之一”。他透露,百度正在用基于多模态的AI生成内容来彻底取代静态文本超链接,这一变革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动态的搜索结果。
据罗戎介绍,百度当季已有超过50%的移动搜索结果页面包含了AI生成内容,这一比例在7月更是升至64%,相比4月的35%有了显著提升。他透露,二季度百度已经开始进行AI搜索变现的早期测试,但考虑到用户体验,大规模变现尚未启动,仍采取谨慎推进的策略。
在AI云业务方面,百度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二季度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至65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部分由企业云业务贡献。百度智能云事业群负责人沈抖表示,基于订阅制的收入占比已经过半,公司正计划逐步降低项目制收入的比例,以实现更稳定的收入结构。项目制收入通常与客户部署挂钩,容易因项目时间安排和进度而在各季度间出现波动。
然而,由于智能云业务相关成本及内容成本的增加,百度当季的销售成本同比增长了12%至184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研发费用却减少了13%至51亿元人民币,百度将其归因于人员相关费用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