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推动了两融余额再次实现历史性突破。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沪深北三市的两融余额已攀升至21023.09亿元,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自2015年6月26日以来的新高,也意味着两融余额在十年之后重新跨越2.1万亿元大关。当日,两融余额相比前一个交易日激增396.67亿元,实现了连续六天的增长,同时也是今年以来两融余额单日增长的最大幅度。
深入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8月18日的融资余额同样表现出色,达到了20881.05亿元,延续了六连增的强劲趋势。当日的融资净买入额为395.06亿元,刷新了年内新高,并位列历史第四高位,仅次于去年几个关键日期的数值。这一系列数据无疑彰显了市场参与者对融资买入的热情。
在交易规模方面,8月18日的两融交易额也达到了惊人的3273.15亿元,同样创造了年内新高。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一交易额仅次于去年10月的两个交易日,位居历史第三。当日,两融交易额占A股交易额的比重高达11.65%,参与两融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也显著增加,达到了63.02万名,环比增长11.67万名,这一数字在历史排名中位居第四。
从个股表现来看,杠杆资金明显倾向于行业龙头股。例如,北方稀土在8月18日获得了7.36亿元的融资净买入,位居首位。中芯国际和中兴通讯的净买入额也均超过了6亿元,指南针、招商银行、新易盛的净买入额则超过了4亿元。寒武纪、东方财富、中国联通、海光信息、科华数据等多只个股的净买入额也均超过了3亿元。
在行业层面,随着两融余额的六连增,申万所属的31个行业中,有28个行业的融资余额实现了增长。其中,电子行业的融资余额增长最为显著,增加了230.58亿元。计算机和非银金融行业同样表现出色,融资余额增长显著。相比之下,煤炭和传媒等行业的融资余额则有所减少。从增幅来看,电子行业以9.92%的增幅位居首位,通信和综合行业分别以8.96%和8.57%的增幅紧随其后。
自今年8月以来,市场做多情绪高涨,两融余额累计增长超过1100亿元,这反映出投资者对市场前景的乐观预期以及利用杠杆工具参与市场的热情显著提升。国盛证券分析师杨柳指出,本轮融资盘快速流入可能与基本面预期的改善密切相关。然而,杨柳也提醒投资者,融资盘流入是A股行情的同步指标而非前瞻指标,因此在融资盘快速流入时,投资者应保持理性,避免盲目乐观。
回顾历史数据,自2014年以来,A股市场共出现过四次较为显著的融资盘快速流入情况。其中,第一次快速流入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但由于其历史背景特殊,参考价值相对较低。而其余三次融资盘快速流入均在两三个月后出现速度放缓,这可能反映了投资者情绪热度的边际降温。杨柳进一步指出,融资余额增长率与同日万得全A涨跌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T日融资余额增长率与T+1日万得全A涨跌幅之间则基本不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