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莱特光电发布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详细披露了公司的业绩表现与市场动态。
数据显示,莱特光电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显著的营收增长,总额达到2.9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8.84%。净利润方面,公司实现了1.26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6.74%;扣非后净利润则为1.20亿元,同比增长45.29%。这一业绩的取得,公司归因于下游OLED市场需求的持续攀升,以及公司降本增效措施和经营效率的提升。
在具体季度表现上,莱特光电第二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47亿元,净利润为6559.14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6177.03万元。这一季度性的强劲表现,进一步巩固了公司上半年的业绩成果。
对于市场趋势,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国内OLED产线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京东方等企业投产的OLED产线以6代及以下为主,受市场需求影响,产能释放节奏平稳。同时,OLED产业链的本土化进程加速,国产材料的应用占比不断提升。预计到2025年,中国大陆OLED有机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74亿元,同比增长30%。
莱特光电作为OLED终端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商,其业务受益于全球8.6代AMOLED产线建设周期的到来。公司表示,8.6代线的建设将为公司带来多重积极影响,包括基板面积扩大、发光材料用量增加等,这将直接驱动OLED有机发光材料需求的增长。同时,8.6代线聚焦平板、笔电等IT产品及车载显示市场,将推动OLED技术在中尺寸领域的快速渗透。
在客户构成上,莱特光电对第一大客户京东方的销售额占比较高,存在一定依赖风险。公司表示,若无法维持与京东方的合作关系,且无法通过拓展其他客户来弥补收入下降的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受到较大冲击。因此,公司正在积极拓展其他客户,以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
从营收结构来看,莱特光电OLED有机材料收入是公司业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报告期内,OLED有机材料收入达到2.76亿元,同比增长31.63%,占公司总收入的94.48%。面板用清洗液收入也实现了稳健增长,占比达到4.95%。
在地区分布上,莱特光电国内收入占比较高,达到95.63%,主要客户包括京东方等国内面板厂商。国外收入虽然占比较小,但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在新产品进展方面,莱特光电新产品Red Host材料已小批量供货,Green Prime材料处于客户量产测试阶段,蓝光系列材料在客户端验证进展良好。同时,公司在硅基OLED器件中的多支发光材料测试表现优异,部分产品已通过多家客户的量产测试。
在技术研发上,莱特光电积极推进前沿技术的研发,包括Tandem(叠层)器件关键发光材料、CGL材料、蓝色磷光材料、高色域显示及敏化显示用TADF材料、钙钛矿材料等。这些新技术的研发将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募投项目建设方面,莱特光电OLED终端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正在逐步建成投产。报告期内,该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3.31亿元,累计投入进度为58.78%,预计将于2026年8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虽然项目曾两次延期,但公司仍在积极推进,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