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强劲表现给债券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今日,上证指数一举突破了3740点大关,涨幅超过1%,创下了自2015年8月21日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创业板指也表现出色,上涨3%,成功站上2600点,年内涨幅已超过20%。
在这一关键时刻,财政部突然宣布将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旨在提升国债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并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此举显然是为了应对股市上涨对债券市场造成的压力。
今日早盘,股市与债券市场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A股市场整体上涨,市值总和更是首次突破了100万亿元大关。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均创下近期新高,市场氛围异常热烈。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债市场却出现了集体下跌的情况,30年期国债期货跌幅一度超过1%,创下了逾四个月的新低。
那么,是谁在推动股市的上涨呢?从数据来看,自去年9月以来,A股市场呈现出了明显的上涨趋势,游资活跃度提升,杠杆资金持续净流入,私募仓位也在不断增加。量化与主观多头产品均表现出色,显示出活跃资金是本轮行情的主要推手。
尽管散户直接参与股市的热情尚未全面爆发,但外资和保险资金等长期投资者已经开始积极布局。弱美元周期下,外资由净减持转为净增持,预计未来将持续流入。同时,保险资金一季度运用余额环比增长5%,预计将有数千亿元资金投向股市。这些长期资金的流入,为市场提供了增量流动性。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散户对股票市场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升。申购基金的人数不断增加,显示出散户参与市场的热情正在上升。然而,与股市的火热相比,债券市场则显得相对冷清。债市回调主要源于债基及券商自营的系统性主动降久期行为,与经济基本面关系不大。
从银行间市场利率债二级交易情况来看,券商自营和公募基金在近期均出现了净卖出行为。然而,农商行及险资则大幅净买入超长利率债。作为债市最大的配置力量,银行自营资金由于不能投资股票,因此股市对债市资金的分流主要体现在灵活配置基金、年金及险资等可能适度提升股票投资比例而降低债券投资比例上。
尽管股市的上涨对债市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债市走势最终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股市行情会阶段性影响债市投资者的经济预期,对债市短期影响较明显。然而,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和政策的持续支持,债市有望逐渐走出低谷,与股市行情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