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地区的快递加盟商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紧急通知,宣布自2025年8月5日起,各快递公司的收费标准将有所调整。这一消息迅速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了解,此次涨价行动是快递业为应对长期以来的“内卷式”竞争,寻求理性发展而迈出的一步。作为快递业务的重要区域,浙江义乌和广东率先行动,旨在通过价格调整来优化市场环境。
早在7月份,义乌就已经打响了涨价的第一枪。义乌市邮政管理局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快递单票价格下限上调0.1元至1.2元,以遏制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这一举措被视为快递业反内卷变革的先声。
紧接着,广东省也紧随其后,自8月4日起,全省快递底价整体上调0.4元/票,确保各快递公司的揽收成本不低于1.4元。多家头部快递企业证实,广东省的快递服务价格确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调。
“这次涨价的声势之大,前所未有,看来是真的要动真格了。”一位快递加盟商感慨道。他表示,自己早在8月5日就接到了所在快递企业省区的通知,要求立即执行新的价格标准。
此次涨价主要针对的是特价电商件,尤其是300克以内的轻克重包裹。多家快递企业表示,涨价幅度是根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与用户协商后自主确定的,因此具体价格会因寄件量、运输方式、距离和时效要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对于电商商家而言,快递涨价无疑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多位广东地区的电商商家反映,此轮涨价幅度大多在0.2至0.5元之间,对于重量较大的快递件,涨幅甚至可能超过1元。
“小件货物涨了3毛,0.5到3kg的涨了5毛。”“中通涨了4毛,申通涨了4毛5。”商家们在社交平台上纷纷分享各地的涨价动态,表达着对物流成本上升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快递价格调整还伴随着相应的规范和惩罚机制,以防止快递企业通过擅自降价、低价促销等方式争抢客户。一位广州的快递加盟商透露,近期想要更换合作快递品牌并不容易,因为包裹订单的转移可能会受到严格的监管和处罚。
快递业此番涨价的背景,是行业内长期存在的低价竞争问题。今年上半年,快递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尤其是电商件占比极高的加盟制企业,深陷“低价抢量”的恶性循环。据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全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0.1%,但单价却同比下降8.2%。
这种低价竞争严重挤压了基层网点的利润空间,导致网点生存压力巨大,一线从业人员的收入偏低,最终影响了快递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此,此次涨价被视为快递业寻求理性发展、摆脱低价恶性竞争的重要一步。
然而,涨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大电商商家为了缓解上涨的物流成本压力,已经开始将仓库及快递业务转移至价格较低的地区。例如,一些东莞的商家选择在安徽六安设仓,因为当地的快递价格相对较低。
这一现象反映出,快递业的反内卷行动需要电商平台、商家、快递企业和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电商商家应跳出“低价走量”的路径依赖,而电商平台也需要优化规则设计,摒弃以价格为唯一核心的商品排序与推荐算法。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业内人士认为,此轮涨价有望成为快递业回归理性的关键节点。已有其他省市的邮政局在制定基准价格,推进相关工作。近日,北京、宝鸡等省市的快递协会也相继发出了反内卷的号召。
对于许多快递从业者而言,这场提价行动不仅意味着收入的提升,更是行业走向健康发展的标志。“虽然可能会面临客户流失的压力,但我们还是要共同维护好市场秩序。”一位快递加盟商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