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快递业涨价背后:价格战阴霾未散,规模与成本之战持续

   时间:2025-08-14 10:02:56 来源:有数DataVision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广东省快递业迎来了一次重大调整,广东省邮政管理局召开的一次会议,其核心议题直指“反内卷”——即通过涨价来改善行业环境。会议结束仅仅三天后,广东省内的快递底价便上调至每票1.4元,涨幅高达40%。为防止低价竞争和跨品牌套利行为,管理部门还设定了15天的锁盘期,以保障市场的有序运行。

此次调整迅速得到了各大快递品牌的响应,它们纷纷将单票底价调整至1.4元,其中单量领先的中通和圆通更是开出了1.46元和1.43元的高价,这一举措带动了整个快递板块的积极反应。

广东,作为快递业的又一重要中心,其快递业务量在全国占比接近四分之一。今年上半年,广东全省发出的快递量达到了234.3亿件,因此广东的快递价格调整无疑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

尽管涨价短期内或许能够缓解快递业的激烈竞争,但价格战的阴影并未就此消散。事实上,快递价格的持续下降已成为近年来的常态。今年上半年,全国快递单票均价从8.14元降至7.52元,降幅达到7.7%。从省份层面看,全国范围内无一省份能够幸免,其中贵州省的降幅更是高达19.1%,而浙江省的降幅最低,仅为1.1%。

快递业务量与价格的双重变化,与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紧密相关。作为快递业的“宇宙中心”,义乌今年上半年发出的快递量位居全国第一,达到89.2亿件,但单票价格仅为2.35元。这种单量上涨、单价下滑的趋势,在快递业已经持续了五年之久。

快递业是一个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单量的稳定增长会推动成本的摊薄,进而导致单票均价的下降。顺丰、中通、圆通等快递公司的经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顺丰上半年的单量同比增长26%,但单票均价却从15.93元降至13.97元;而“三通一达一兔”等以电商件为主的快递公司,其单票均价更是普遍低于2.2元。

这种单量增长与单价下跌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电商平台发展的影响。过去五年,电商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崛起,虽然加剧了市场竞争,但也推动了快递业务量的高速增长。然而,这也使得快递业长期深陷价格战的泥潭,难以自拔。

从海外市场的经验来看,快递行业的整合往往伴随着市场参与者的减少和价格战的停止。在美国和日本,当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减少到仅剩几家时,它们便会形成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单票收入也开始稳定上涨。然而,在中国,尽管过去十年里快递市场的集中度有所提高,但始终未能形成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快递市场的增速依然强劲,2024年全国快递单量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高达21.5%,这使得新增投资不断涌入市场,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另一方面,快递业的竞争手段相对单一,差异化空间有限,且高度依赖于电商行业,这使得快递公司难以摆脱价格战的困境。

因此,尽管广东省的快递涨价举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行业的竞争压力,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快递业的价格战问题,还需要等待市场增速的放缓和竞争格局的稳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快递公司们或许只能继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苦苦挣扎。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