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电子产品企业聚智科技近日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这家以HelloBaby品牌婴儿监护器为主打产品的企业,正寻求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业务突破。此前,聚智科技在今年1月首次递交的招股书已失效,此次是其第二次尝试登陆港股市场。
自2016年推出自有品牌以来,聚智科技凭借婴儿监护器这一核心产品,实现了从千万级营收到4.62亿元的飞跃。然而,眼下这家企业正面临多重挑战,包括业绩增速放缓、对美国市场及亚马逊平台的深度依赖,以及美国新生儿出生率下滑和贸易战带来的关税压力。
聚智科技的创始人刘强,是一位典型的“草根创业者”。他从销售一线起步,曾在深圳迅骏电子担任销售员,对电子消费品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2005年,刘强与合伙人共同创办了深圳倍耐特,初期业务涉及液晶屏、触控屏、安防监控设备等技术开发与销售。倍耐特在2008年研发出2.4GHz无线音视频传输解决方案,专门面向婴儿监护器领域,为后续切入这一市场奠定了技术基础。
刘强凭借对市场的精准把握,于2016年推出了“Hello Baby”品牌婴儿监护器,并选择亚马逊作为核心销售渠道。这一策略很快取得成功,Hello Baby品牌的产品多次获得家庭选择奖,销量逐年攀升,业务版图扩展至北美、欧洲等全球市场。
然而,聚智科技的业绩增长“加速度”近年来已明显放缓。从2023年到2024年,公司的营收增速从83%骤降至33%,归母净利润增速也由82%降至49%。进入2025年,颓势进一步显现,前四个月收入同比增长仅为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13.6%。
业绩疲软背后,是公司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聚智科技约75%的营收来自美国市场,而该市场正面临新生儿出生率下滑和贸易战关税压力的双重挑战。新生儿规模的萎缩直接收窄了婴儿监护器的市场空间,而关税的飙升则增加了成本压力。尽管聚智科技试图通过提价转嫁压力,但在需求萎缩的背景下,提价空间有限,导致利润空间持续受到挤压。
聚智科技在产品和渠道上也存在“单点依赖”的问题。公司产品几乎完全围绕婴儿监护器这一品类展开,缺乏多元化发展。在销售渠道上,公司对亚马逊平台的依赖度持续攀升,2024年亚马逊销售额占全年营收的95.6%。这种依赖不仅增加了营销资源的倾斜,还使得公司在面对亚马逊规则调整或竞争对手价格战时处于被动地位。
在婴儿监护器市场,聚智科技与伟易达、萤石等同行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伟易达通过多品类矩阵构建起“产品组合拳”,萤石则将监护器接入智能家居生态系统,提升了用户粘性和增值空间。而聚智科技“单条腿走路”的模式使得其在市场遇冷或行业升级时缺乏竞争力。
为了摆脱困境,聚智科技此次赴港上市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大销售渠道、加强宣传力度、研发新产品、采购新生产设施所需设备及机器、扩充智能仓储系统仓库以及补充运营资金等多个方面。然而,这场突围的前提是公司能否成功登陆港股并成功募资,这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IPO前夕,聚智科技的运营主体聚智湖北进行了两次分红,合计2620万元,这使得公司现金流收紧。截至2025年4月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2739.5万元。公司首次招股书失效的原因虽未公开,但市场对其“单点依赖”风险和业绩增速放缓的担忧可能是重要因素之一。
聚智科技此次上市尝试,不仅是其寻求业务突破的关键一步,也是其挣脱“单条腿走路”桎梏的起点。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聚智科技能否成功破局并抵达资本市场的彼岸,仍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