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知名水果连锁品牌百果园因一段其董事长余惠勇的言论视频而陷入舆论风波。在这段视频中,余惠勇表示,百果园一直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的道路上努力,不会一味迎合消费者,而是希望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最终由消费者自己做出选择。
此言一出,迅速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众多网友纷纷指责余惠勇的言论“爹味十足”,并质疑百果园的水果定价过高。一时间,“#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等话题在微博热搜上居高不下,有网友戏称:“吃个水果还被教育,难道买水果也需要考教师资格证吗?”
事实上,近期已有不少消费者对百果园的水果价格表示不满,认为其售价偏高。有网友晒出购物凭证,显示一个奇异果售价12元、半个西瓜50元、一盒葡萄40元,一串阳光玫瑰青提更是接近100元。以夏季热销的麒麟西瓜为例,百果园将整瓜按分量切分销售,四分之一颗标价20元,整瓜售价高达80元。
面对网友的质疑,余惠勇在视频中回应称,商业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另一种是教育消费者成熟。百果园选择的是后者,不会去迎合消费者,而是希望告知消费者真相,让消费者自己做选择。然而,这一回应并未平息网友的怒火,反而让舆论风波愈演愈烈。
随后,百果园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该短视频有意截取了董事长发言中最具争议的部分制造对立,完整的内容有前因后果,并非断章取义。余惠勇也在视频中进一步解释称,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便宜的产品,但百果园绝不会在品质上让步。然而,这一解释并未能挽回百果园的声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不仅让百果园陷入了舆论危机,也暴露了其近年来在市场上的困境。根据财报显示,2024年百果园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毛利为7.64亿元,同比减少41.9%;净亏损3.91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3.81亿元。这是近五年来百果园首次出现净利亏损。
在门店方面,百果园去年一年关闭了近千家门店。截至2024年年底,其零售门店数为5127家,较2023年年底净减少966家。中国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百果园主打高端水果市场,但其定位与当下的消费观念形成了很大反差。再加上整体运营水平欠佳和加盟连锁店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公司业绩下滑。
百果园还遭遇了信任危机。据媒体报道,去年“315”期间百果园武汉门店曾被曝出多项问题,包括将腐烂水果切块售卖、隔夜水果贴“新鲜”标签售卖、虚标水果等级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基础。近一个月内,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接连收到多起关于百果园水果品质的投诉。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百果园的付费会员数减少至约85万,较2023年同比下降约27.1%。这一数据无疑给百果园敲响了警钟。在消费疲软和竞争白热化的双重压力下,声誉受损的百果园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来挽回消费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