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泸州老窖38度国窖1573引领,白酒行业步入高低度并行新纪元

   时间:2025-08-12 21:09:47 来源:华夏时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微醺文化”逐渐盛行,白酒行业的消费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从以往的“豪饮比拼、讲究排场”转变为现在的“注重体验、追求舒适”。这一趋势不仅重塑了消费者的饮酒习惯,也悄然改变了白酒市场的格局。

近年来,低度白酒的市场份额显著增长。据统计,2022年我国低度白酒的产量仅占整体产量的约15%,但预计到了2024年,这一比例将跃升至25%以上。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低度酒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40亿元大关,年增长率高达25%。低度化消费趋势的加速,已成为推动白酒行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这场市场变革中,多家白酒企业纷纷布局低度酒市场,其中,“38度国窖1573”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百亿级别的市场份额,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现象级产品。泸州老窖,作为这款产品的生产者,其深厚的酿造技艺和对消费趋势的精准把握,共同成就了国窖1573低度酒的成功。

早在多年前,当市场普遍对低度白酒存在“降度即降质”的误解时,泸州老窖便敏锐地捕捉到了消费者对健康、舒适及多元化饮酒场景的需求,果断布局低度酒领域。面对低度白酒在技术上的一系列难题,泸州老窖集结了顶尖的科研力量,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与工艺迭代,最终在基酒选择、酒体设计、吸附过滤、分子结构稳定等关键环节取得了重大突破。

泸州老窖通过对酿造工艺的不断优化和创新,成功解决了低度酒的技术瓶颈,确保了酒体在降低酒精度的同时,依然能够保留白酒的核心风味,使得口感醇厚绵柔。这一突破为消费者带来了真正的“低度高质”体验,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饮酒的需求,又保留了白酒的丰富口感和愉悦享受。

泸州老窖在低度酒领域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得益于其数十年如一日的技术投入。早在上世纪70年代,泸州老窖便开始了对低度浓香技术的系统性攻关,依托其452年连续酿造的1573国宝窖池群,系统研究了酒精含量与风味物质的溶解规律,独创了“分段摘酒、陶坛陈藏、精准勾调”的三位一体工艺。

进入21世纪,随着消费升级的启动和高端白酒需求的增长,泸州老窖将低度化技术与高端品牌定位相结合,推出了国窖1573低度系列,并将其作为战略单品重点培育。通过与高度版国窖1573共享品牌资源与渠道网络,泸州老窖成功传递了“低度不减配”的价值主张,实现了从“技术储备”到“市场爆品”的跨越。

特别是在2010年后,随着消费健康化趋势的加速和低度酒需求的爆发,泸州老窖通过渠道下沉、场景多元化与品牌势能的释放,推动低度国窖1573从“区域爆款”成长为“全国性百亿大单品”,确立了其“高端低度酒第一品牌”的行业地位。

38度国窖1573的成功,不仅标志着白酒行业在低度化赛道上完成了从“边缘补充”到“主流价值”的认知重构,更重塑了价值锚点,占领了消费心智。在泸州老窖之前,低度白酒多停留在“区域尝试”或“小众品类”阶段,而低度国窖1573则首次验证了低度酒可以实现“高端化+规模化”双轨并行,为行业提供了清晰的路径范本。

如今,在河北、山东等地,国窖1573低度酒已成为商务宴请、婚宴等高端场景的“首选低度酒”,彻底扭转了消费者对低度酒的固有认知。在河北地区,低度国窖1573的市场规模占全国市场的30%;在山东、江苏、浙北等地,每10瓶国窖1573中就有8瓶是38度;在经济发达的环太湖地区,低度国窖1573的成长速度更是远超其他品类。

随着38度国窖1573的成功,泸州老窖的低度化战略也开始呈现出清晰的梯度演进路径。在38度产品成长为高端低度白酒第一大单品的同时,28度国窖1573也即将推向市场。泸州老窖低度酒的百亿体量,不仅是一场“价值坐标系”的重构,更让行业重新审视了低度酒的技术价值、市场价值与文化价值,证明了低度酒同样可以是高品质的、高端的、规模化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