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锂产业迎来了一次重要倡议,旨在应对行业内日益加剧的“内卷式”竞争问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于8月12日正式向锂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提出呼吁,要求抵制恶性竞争,强化上下游之间的合作,以共同维护产业安全。
此次倡议的发布恰逢宁德时代宜春项目采矿证到期暂停开采之际,对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碳酸锂期货价格在倡议公布后迅速攀升,主力合约在短短两日内累计涨幅接近18%,价格直逼9万元/吨大关,创下了自2024年7月份以来的新高。
锂业分会在倡议中明确指出,各企业应秉持产业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公平竞争原则,坚决反对无序竞争、市场垄断和虚假宣传等行为。同时,倡议还鼓励企业积极研判市场趋势,合理规划新建产能,并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等方式,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战略合作层次与协同发展水平。
在倡议的推动下,碳酸锂市场的反应尤为强烈。8月12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2511开盘即大涨9.77%,报8.88万元/吨,并持续在高位震荡。而前一天,除即将交割的合约外,其余碳酸锂期货合约均已涨停。宁德时代也在互动平台上正式回应,确认宜春项目在采矿许可证到期后已暂停开采作业。
现货市场上,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同样呈现出上涨趋势。根据上海钢联的最新数据,8月11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达到7.8万元/吨,较前一日上涨8000元。而到了8月12日,均价继续上涨至7.95万元/吨,涨幅达1500元/吨。
供应端的变化也在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波动。当前,市场对于宜春项目采矿证的续签以及江西矿权问题的关注度极高。有分析师指出,若宜春矿权问题进一步升级,可能影响到全球锂资源的供给,预计影响幅度约为6%至8%。
然而,在碳酸锂价格飙升的同时,海外锂矿的进口量却出现下滑。根据海关数据,6月份锂矿进口量为57.59万吨,环比下跌4.81%。其中,来自澳大利亚的进口量环比下跌31.21%,而来自津巴布韦、尼日利亚和巴西的进口量则分别有所上涨。
面对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上涨,业内专家建议,需求方应把握买入套保机会,以应对年内需求的不确定性。同时,现货供应方在库存合理去化前,若行情涨速过快,也应考虑择机卖保,把握基差波动带来的机会。
在碳酸锂期权方面,若短期价格快速上涨导致波动率放大,锂盐生产企业可考虑高位卖出看涨期权,以增加企业利润。
此次锂业分会的倡议不仅是对当前锂产业竞争态势的积极回应,更是对未来产业健康发展的长远布局。通过加强上下游协同,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中国锂产业有望在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