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芯国际业绩超预期,股价却跳水!99家基金力挺背后有何隐情?

   时间:2025-08-12 18:51:18 来源:金融界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芯国际,中国大陆最大的晶圆代工厂,近日公布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业绩表现超出公司预设预期,却未能赢得市场的热烈反响。

据财报显示,中芯国际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了22.09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6.2%,环比微降1.7%,这一成绩优于公司此前预测的4%至6%的下滑幅度。尽管单季归母净利润为1.32亿美元,较第一季度下降了29.5%,但毛利率达到了20.4%,同样高于公司给出的指引上限。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也攀升至92.5%,创下了近六个季度的新高。

然而,尽管中芯国际交出了这份看似不错的成绩单,市场反应却出乎意料地冷淡。财报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中芯国际的A股和H股均出现大幅下跌,市值单日蒸发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市场的这种反应,似乎与其对未来经营表现的预期指引有关。

从财报数据深入分析,中芯国际在二季度面临了“量增价减”的结构性矛盾。虽然晶圆出货量环比增长了4.3%,但平均销售单价却下滑了6.4%,这主要是由于8英寸低价产品占比提升所致。与此同时,折旧与研发费用的刚性上升,也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盈利空间。

中芯国际在资本开支方面的加速也引发了市场的担忧。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资本开支合计达到了33亿美元,其中二季度单季资本支出就高达19亿美元,环比增长35%。在半导体行业复苏仍显脆弱的背景下,市场担心这些新增产能可能会进一步压低价格,导致毛利率难以在短期内回升。

在区域与下游结构方面,中芯国际的中国区收入占比稳定在84%,而汽车与工业芯片收入占比则升至10.6%,成为亮点。然而,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领域的需求疲软,直接拖累了公司的平均售价。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使得部分外资选择先行避险。

尽管市场反应冷淡,但从中芯国际的基本面来看,情况并未恶化。公司的产能利用率重返90%以上,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同时,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订单占比维持在20%,为中长期平均售价的修复保留了希望。

多家券商在点评中芯国际的财报时,认为市场过度反应了短期盈利波动,而忽视了折旧高峰过后潜在的经营杠杆效应。一些机构还指出,尽管中芯国际第二季度的收入增长放缓是暂时性的,但公司现季度的毛利率指引虽然低于市场预期,但产能使用率稳固、客户订单强劲以及持续产能扩张等因素仍对公司构成正面支持。

然而,中芯国际也表达了对未来业绩能见度的担忧,主要不确定性来自年末的手机市场需求。由于年初部分手机厂商预计全年出货增长并据此备货,导致前八个月的备货已超出预期。若未来厂商调整全年预测,可能会减少未来实际下单数量,从而对四季度的收入产生影响。

从整体来看,中芯国际在面临生产波动性和产品结构变化的影响时,收入和毛利虽然仍维持下滑趋势,但幅度明显放缓,且远好于此前的业绩指引和市场一致预期。然而,市场的反应却显示出投资者对中芯国际未来经营表现的担忧。

后续,投资者将密切关注中芯国际的三季度平均售价能否触底、资本开支强度是否会调降,以及汽车芯片放量能否对冲消费端疲软等因素。这些因素将决定中芯国际的长期价值,而非单季毛利率的一两个百分点的起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