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华为二把手徐直军:低调战功王,任正非最信赖的战友

   时间:2025-08-12 13:22:24 来源:砺石商业评论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华为这家全球科技巨头的背后,隐藏着一位低调而关键的人物——徐直军。任正非曾形象地评价他:“徐直军是只嗅觉敏锐的小狐狸,总能提前捕捉到机遇的气息。”

提到华为高管,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任正非和余承东。然而,在华为的庞大体系中,徐直军的地位同样举足轻重。自2010年华为设立董事会以来,徐直军便稳坐副董事长之位,是华为权力核心的重要成员。他的影响力,仅次于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

徐直军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1967年出生于湖南益阳的他,最初只考入了一所专科院校。但他并未满足于此,1988年毕业后,他考入了南京理工大学,连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这段学术旅程,不仅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为他日后的职业生涯铺平了道路。

1993年,徐直军博士毕业,面对多种就业选择,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华为。那时的华为,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其主打产品JK1000局用机因质量问题不受市场欢迎,而公司的全部资金都押在了“C&C08”数字交换机的研发上。徐直军一入职,便投身于这场关乎华为命运的研发战役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C&C08”数字交换机试机成功,华为借此产品横扫中国电信市场,销售额节节攀升。徐直军凭借其出色的技术能力和表现,迅速在华为内部崭露头角,一年后便担任了“C&C08”程控交换机的智能平台项目经理。

此后,徐直军的职业生涯如同开挂一般。1996年,他升任华为市场部副总裁,负责开拓国际市场。面对俄罗斯市场的重重困难,他带领团队坚守阵地,最终等来了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华为也借此成为俄罗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欧洲市场,他指挥无线业务部门,利用“压强原则”集中资源,成功与多家顶级运营商签订合作,为华为成为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商奠定了坚实基础。

徐直军的成功,并非偶然。他个性直率,敢于直言不讳。在华为内部,他是少数敢于否定任正非的人。他倡导集体主义,批评特权思想,强调每个员工都应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他铁腕管理,面对“末位淘汰制度”的争议,他毫不动摇,坚持用制度保证组织的活力和效率。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徐直军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华为造手机的想法,最初便是由他提出的。尽管当时遭到了任正非的反对,但他坚持己见,最终说服了任正非,投入巨资研发手机,成就了华为终端业务的辉煌。他还是华为“2012实验室”的最早推动者,这个实验室为华为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年来,面对美西方国家的持续打压,徐直军与任正非携手并肩,展现出了卓越的危机应对能力。他们带领华为这艘科技巨轮,在狂风恶浪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尽管徐直军低调内敛,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但他在华为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才华、勇气和智慧,将永远铭刻在华为的历史长河中。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