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为与传音控股之间的专利纠纷再次升级,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据悉,华为已向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慕尼黑分庭提起诉讼,指控传音控股及其关联公司侵犯其一项名为“偏移解码装置、偏移编码装置、图像滤波装置”的欧洲专利。
该专利主要涉及智能手机图像显示模块的优化设计,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提升了视频编码应用中的编码效率和存储器使用率。尽管该专利最初由日本研发人员发明,但华为作为原始申请人,自2011年起便开始了相关技术的布局。
此次并非双方首次因知识产权问题产生纠纷。早在2019年,传音控股便因涉及主题壁纸侵权问题被华为起诉,索赔金额高达2000万元。当时,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法律程序后,最终于2020年达成和解。
传音控股自2013年成立以来,迅速发展成为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终端设计与制造商,尤其在非洲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被誉为“非洲之王”。其旗下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手机,在非洲市场占据了极高的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传音控股的不断发展壮大,专利问题逐渐成为其必须面对的挑战。此次华为的专利诉讼,无疑再次将传音控股推向了风口浪尖。
除了专利纠纷外,传音控股的业绩表现也引发了市场关注。根据最新季度经营数据,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降。这主要受到市场竞争加剧和供应链成本上升的影响。
面对市场压力和专利纠纷,传音控股并未止步不前。公司正通过多元化布局寻找突破口,持续加码储能等新兴业务,并加大技术投入,聚焦影像、AI、充电等领域,强化产品差异化。
在渠道端,传音控股也在深化数字化变革,打造“线下+线上”立体布局,优化电商平台与社交媒体运营,以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传音控股仍在积极应对。公司表示,将全力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并积极寻求与华为等企业的和解与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传音控股在非洲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近年来小米、荣耀等品牌也在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对传音控股的市场地位构成潜在挑战。尤其是在非洲和拉美市场,小米和荣耀的出货量持续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传音控股需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巩固和扩大其市场份额。同时,公司也需要积极应对专利纠纷等法律风险,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