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股公司*ST高鸿九年造假近200亿,触发强制退市机制

   时间:2025-08-11 23:08:35 来源:财经锐眼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A股市场,又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被证实,并因此触发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机制。这家名为*ST高鸿的公司,背后有着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的支持,却仍然走向了退市的边缘。

近日,*ST高鸿收到了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经查明,该公司在2015年至2023年的连续九年间,通过参与和组织虚假贸易业务,虚增了收入和利润。具体来说,这九年间,*ST高鸿累计虚增营收达198.76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98亿元,以及虚增净利润7622.59万元。其中,大部分虚增营收来自笔记本虚假贸易业务,累计金额高达185.48亿元,而IT系统等产品的虚假贸易也累计虚增营收13.28亿元。

这些虚假贸易业务形成了闭环,涉及的资金、合同、物流单据流转看似正常,但实际上并无实际货物流转,相关业务并不具备商业实质。例如,笔记本虚假贸易是通过*ST高鸿的子公司高鸿科技与南京庆亚进行的,而IT系统虚假贸易则涉及多家子公司,包括高鸿数据、高鸿恒昌等。

对于此次财务造假行为,证监会也给出了相应的处罚。*ST高鸿被罚款1000万元,而其他相关责任人则分别被罚款75万元至700万元不等。这一处罚决定,无疑为A股市场的投资者再次敲响了警钟。

回顾*ST高鸿的造假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核心业务——IT销售业务和企业信息化业务,正是造假行为的主要发生地。在造假期间,这两项业务的收入占比始终超过80%。特别是在2021年,虚增的超56亿元营收占当年报告营收的近半壁江山。

然而,财务造假只是*ST高鸿违法行为的一部分。更为严重的是,该公司在造假期间还进行了增发上市,构成了欺诈发行。这一行为,直接触发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机制。因此,*ST高鸿的股票也被叠加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

事实上,早在2024年5月初,*ST高鸿就因2023年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以及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而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高鸿”。此后,其2024年财务报告再次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继续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在这期间,*ST高鸿的股价也经历了极端杀跌,出现了多个跌停板。

面对这样的市场反应,投资者无疑感到十分崩溃。而此次调查结果的公布,更是让*ST高鸿的股价直接一字跌停。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中旬业绩预告前后,*ST高鸿的股价曾短暂上涨,但随后又走出了连续跌停的行情。这种诱多出货的现象,也让投资者对市场的公平性产生了质疑。

除了股价的暴跌,更让投资者寒心的是*ST高鸿的股东们持续减持套现的行为。自1998年上市以来,*ST高鸿的股东们已经累计减持套现近10亿元。其中,第一大股东电信科学更是累计套现超过4亿元。还有知名机构景顺长城基金也参与其中,套现超过3800万元。

对于*ST高鸿的5.2万股东来说,他们不仅要面对公司财务造假、股价暴跌的现实,还要承受股东持续减持套现带来的损失。自2015年以来,*ST高鸿的股价已经暴跌超过92%,而在这期间,公司报告的累计净利润却是亏损超过12.41亿元。这样的结果,无疑让投资者感到绝望。

因此,*ST高鸿的案例再次提醒A股市场的投资者,投资不是赌博,需要谨慎对待。即使是有强大背景的上市公司,也绝不能等同于风险可控。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该充分了解公司的基本面和财务状况,避免盲目跟风炒作。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