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锂矿行业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焦点集中在宁德时代位于江西的枧下窝锂矿突然宣布停产。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点燃了锂价的上涨热情。花旗银行迅速发布报告,解读此举或为国家层面反内卷策略的一部分,紧接着,碳酸锂期货价格如同脱缰野马,单日飙升8%。现货市场亦不甘落后,价格单日上调1000元/吨,连带A股市场锂矿板块全线涨停。作为资深财经观察者,今日深入剖析这场锂矿风暴的来龙去脉。
停产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考量。表面上看,是采矿许可证到期未续,实则成本问题才是根本。枧下窝锂矿的氧化锂含量仅为0.27%,开采难度大,成本高昂。宁德时代的完全成本高达10万元/吨,而当前碳酸锂现货价格仅为7万余元,每吨亏损近3万元,这无疑让企业陷入了两难境地。恰逢其时,国家将锂列为独立矿种,资源税补缴、技术更新等问题接踵而至,企业需要重新审视经济效益。此次停产,既是市场需求的直接反映,也是政策导向下的行业整合。
花旗银行的预测颇具洞察力,指出锂价短期内将冲击8万元大关,随后在7万至8万元区间波动。这一预测的逻辑清晰:供应端每月减少5000至6000吨碳酸锂,相当于国内产量的8%被削减,市场情绪高涨,价格自然水涨船高。然而,从长远来看,盐湖和非洲低成本矿产的持续增产,以及南美盐湖项目的即将投产,将为市场带来14万吨的增量,锂价高位运行难以为继。瑞银等机构认为,长期锂价支撑位或在7万元/吨左右。
对于宁德时代而言,此次停产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锂价每上涨1万元,其毛利率将下降4个百分点,影响显著。但宁德时代早有准备,一方面,在宜春拥有三家冶炼厂,总产能达10万吨,停产仅为短期调整;另一方面,公司已与雅化集团签订长期协议,锁定低价锂盐供应。更重要的是,锂盐业务收入仅占宁德时代总收入的2%,即便面临短期压力,对整体业绩影响有限。
此次事件引发的产业链连锁反应同样值得关注。电池企业成本转嫁的暗流已经开始涌动。特斯拉此前已因关税问题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如今锂价上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是否会跟进成为焦点。特别是欧盟要求中国电池企业本地化生产,导致人工成本和物流成本大幅上涨,成本压力巨大。然而,下游车企同样强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刚过半,价格战尚未平息,电池企业涨价需谨慎考虑市场接受度。
对于中长线投资者而言,应着眼于更广阔的视角。赣锋锂业在锂价跌至6万元时,斥资3.4亿美元收购非洲马里锂矿,展现了逆周期布局的智慧。巴菲特则通过西方石油公司押注地热提锂技术,实现了资源与技术的双重布局。对于散户而言,可关注两大关键点:一是盐湖提锂和非洲矿产的成本曲线,这是未来定价的关键;二是政策导向,八部门联合发文防范锂电池盲目扩产,合规产能和技术优势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